第 十 六 讲 非 结 构 构 件 抗 震 设 计 规 定戴 国 莹 抗震设计中的非结构构件通常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固定于建筑结构的建筑附属机电设备的支架。建筑非结构构件指建筑中除承重骨架体系以外的固定构件和部件,主要包括非承重墙体,附着于楼面和屋面结构的构件、装饰构件和部件、固定于楼面的大型储物架等;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指与建筑使用功能有关的附属机械、电气构件、部件和系统,主要包括电梯,照明和应急电源、通信设备,管道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烟火监测和消防系统,公用天线等。一 、 抗 震 设 防 目 标 非结构的抗震设计所涉及的设计领域较多,一般由相应的建筑设计、室内装修设计、建筑设备专业等有关工种的设计人员分别完成。目前已有玻璃幕墙、电梯等的设计规程,一些相关专业的设计标准也将陆续编制和发布。因此,在建筑抗震设计法律规范中,主要规定了主体结构体系设计中与非结构有关的要求。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防目标,要与主体结构体系的三水准设防目标相协调,容许非结构构件的损坏程度略大于主体结构,但不得危及生命。其抗震设防分类,各国的抗震法律规范、标准有不同的规定,我国新法律规范将采纳不同的计算系数和抗震措施来表征,把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防要求,大致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高要求时,外观可能损坏而不影响使用功能和防火能力,安全玻璃可能裂缝; 中等要求时,使用功能基本正常或可很快恢复,耐火时间减少1 /4 ,强化玻璃破裂,其它玻璃无下落;一般要求,多数构件基本处于原位,但系统可能损坏,需修理才能恢复功能,耐火时间明显降低,容许玻璃破裂下落。二 、 基 本 计 算 要 求 世界各国的抗震法律规范、规定中,有60%规定了要对非结构的地震作用进行计算,而仅有28%对非结构的构造做出规定。 我国现行抗震法律规范(GBJll89 )主要对出屋面女儿墙、长悬臂附属构件(雨棚等)的抗震计算做了规定。新法律规范明确结构体系计算时如何计入非结构的影响,以及非结构构件地震作用的基本计算方法。1 .非结构对结构整体计算的影响在结构体系抗震计算时,与非结构有关的规定是: 1 )结构体系计算地震作用时,应计入支承于结构构件的建筑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的重力。 2 )对柔性连接的建筑构件,可不计入其刚度对结构体系的影响;对嵌入抗侧力构件平面内的刚性建筑构件,可采纳周期调整系数等简化方法计入其刚度影响;当有专门的构造措施时,尚可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