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模型中某个部件的刚度远远大于其他部件,其变形远远小于其他部件,就可以将其定义为刚体部件。在分析过程中刚体部件不发生变形,而只发生整体的平动和转动。将部件定义为刚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计算效率,使分析更容易收敛。ABAQUS 里面可以建立两种刚体部件:一是解析刚体(Analytical rigid),二是离散刚体(Discrete rigid)两种.对于离散刚体:离散刚体部件可以是任意的几何形状,可以为其添加 Part 模块中的各种特征.对于解析刚体:只能是较简单的几何形状,计算效率比离散刚体还要高。所以,在选择刚体部件的类型时,应尽量采纳解析刚体(我一般都是用这个 ),假如部件的几何形状很复杂,无法创建解析刚体,这时可以采纳两种方法: 第一:创建离散刚体,在 mesh 模块里为离散刚体部件设定单元类型时,必须使用刚体单元.假如离散刚体是三维的实体,则需要首先在 part 模块里将其转化为壳体部件(因为刚体单元只壳单元和线单元两种)。 第二:创建变形体部件,然后再为其施加刚体约束。在使用刚体部件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给其设定刚体约束点,在考虑了转动惯量的动力学分析中,必须合理设定刚体参考点的位置。解析刚体其实就是用几何的形状表示刚体;而离散刚体则是用离散的单元来表示刚体 模具也可以设成变形体,然后在 interaction 模块里面设定 congstraint 形式为刚体,并设定参考点,就可以将变形体属性变为刚体,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在 property 模块里面创建 section 并 assign section.假如是动力学问题,涉及到旋转,需要把参考点设置为刚体的质心,其他情况参考点位置任意。首先都是刚体,解析刚体主要是由直线圆弧等具有简单几何关系的曲线构成,易于建模,离散刚体主要用于形状复杂的几何体,无法用简单线条构成,比如一些复杂模型的导入,二者本质上没有区别。但离散刚体需要划分网格,解析刚体不用划分网格.解析刚体不用给予截面属性,只要直接给参考点给予质量就可以了。 对于形状简单的刚性部件,使用解析刚体可以精确的模拟部件的几何形状,而且可以减少计算代价;但是假如刚性部件的几何形状比较复杂,就需要使用离散刚体 解析刚体几何模型较简单 无须划分网格 在不考虑温度的情况下使用 计算速度快离散刚体几何模型较复杂 需要划分网格 在考虑温度对材料或者其它方面影响的情况下使用 计算效率较解析刚体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