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胶合设计设计一:透镜参数:1. 焦距为 100mm。2. 相对孔径为 1/5。3. 全视场 2ω 为 10 度。4. 物距为无穷远。5. 双胶合透镜一个采纳 BK7 玻璃,另一个采纳 F2 玻璃。1. Prescription Date具体参数:1. Lens Data Editor2. 系统二维图3. 系统三维图4. 点列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系统的弥散斑并不太大,弥散斑随着视场的增加而增加。当 ω=5 度时,系统的弥散斑半径为 60.847,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将 Show Airy Disk 选中,并选择 ω=2。5 度时作为观察对象,可以得到上面的图形.虽然大部分光线并不集中在中心区域,但是这种效果对于双胶合设计来说也足够了.5. MTF 曲线TS 5.0000 degree 这条曲线在 10(lp/mm)时大致为 0.35,满足设计需求.其他的曲线也较接近最上面的黑线(衍射极限),且较为平滑。S 曲线(弧矢曲线)与 T 曲线(子午曲线)也比较重合。6. Ray Fan(光线扇面)7. OPD Fan(光程差扇形图)8. Field Curv/Dist(场曲)设计二:设计二的 MTF 曲线更高,但弥散斑也比设计一高,当 ω=5 度时,弥散斑半径为 69.830。透镜参数:6. 焦距为 100mm。7. 相对孔径为 1/5.8. 全视场 2ω 为 10 度.9. 物距为无穷远。10.双胶合透镜一个采纳 BK7 玻璃,另一个采纳 F2 玻璃。2. Prescription Date具体参数:3. Lens Data Editor4. 系统二维图5. 系统三维图6. 点列图在上图中,当 ω=5 度时,弥散斑半径为 69.830,比设计一中的要高。7. MTF 曲线TS 5。0000 degree 这条曲线在 10(lp/mm)时大致为 0。4,比设计一的效果要好。8. Ray Fan(光线扇面)9. OPD Fan(光程差扇形图)10.Field Curv/Dist(场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