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执政理论研究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命题。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创造性地回答了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使党的执政理论建设达到了新高度,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提高到了新境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深入推进党的执政理论研究。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讲话强调,要紧密结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深入开展执政理论研究,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执政实践不断推进,党的执政理论研究深入发展,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在执政理论研究方面,有这样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紧密结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执政思想。加强党的执政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增强了我们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执政实践的自觉性坚定性。二是同十六大以来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的研究紧密结合。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深入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加强党的执政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增强了我们坚持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三是同研究解决执政实践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紧密结合。党的执政理论研究着力回答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总结执政实践的新鲜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党的执政实践的深入发展。近一年来,有关部门把党的执政理论研究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纳入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中,纳入到全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的研究工作中,推出第1页共7页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理论成果。应该看到,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理论研究,还只是初步的。现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快速推进,党的执政实践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理论研究,更好地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紧围绕执政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不断进行理论概括和提炼,不断取得新认识新成果,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使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走在时代前列。一、深化党的执政方略的研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执政方略是执政理论的核心,体现了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和总体思路。深化对执政方略的研究,对于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正确制定和贯彻大政方针、发展战略,掌握执政的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执政方略,就要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就要及时回答在贯彻执行大政方针、发展战略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当前,研究党的执政方略,最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执政方略的新发展、新要求。要深入研究和阐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执政方略的集中体现。要深入研究和阐释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五个统筹”,是实现文明发展、和平发展、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深入研究和阐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