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中小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背景从19世纪开始,美国的州公司法为了使公司管理方法更有效率,当股东没有一致同意交换法定权益的时候,提高了公司董事会权力去治理。从那时起,美国公司个体和机构的拥有者和股东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而股东在股票管理支付上的阶段性损失导致了对公司治理改革有更加频繁的请求。到了20世纪后半期,由于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一体化,使得企业之间商业活动的竞争日益激烈,公司治理的提出越来越明显。当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管理层作为代理人,股东作为委托人,公司则作为股东委托管理者进行营利活动的一种工具,股东把公司实现利润的全部资源,希望其最大限度地给予使用并为股东创造最大的利润。公司管理者作为酷游自利行为的个体,其行为与委托即股东追求的目标可能不完全一致,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当公司管理者受公司股东的委托获得了能够自由支配公司的各种资源的权利后,使得其具有更大的权利与空间去追求与股东不同的利益。而当股东与管理层之间追逐的利益逐渐不一致后,股东如何能在坚持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有效措施来促使管理层为其利益服务,并为这些措施付出应有的代价。公司治理机制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无论从生产规模、组织结构还是管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就对我国的公司治理提出了新要求。长期以来,我国许多的学者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绩效的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由此也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本论文对中小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做实证研究,用实际数据对具体情况作分析,以期为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深化企业改革、促使我国企业顺利转轨、提高企业财务绩效与企业价值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意义我国中小板设立的时间不长,而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段,发展还不成熟。通过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可能推出中小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从而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做出检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为我国更好地研究公司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有助于企业在未来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明确方向与目标,从而去提高自身的经营业绩。而研究中小板公司治理结构,是由于中小板的设立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搭建了平台,还有利于更大范围地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问题并促进我国金融市场整体结构的发展。为投资者了解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提供更为优秀的途径和舞台。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国外对于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的研究成果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Shleifer和Vishny(1997)在一篇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经典论述中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是保证融资供给方(投资者)保证自身投资收益的方式。或者说,如何能够保证给予外部投资者应有的投资收益。这就需要给予外部投资者一些权利:一种是给予外部投资者强有力的法律保护;另一种是所有权集中,也就是形成大投资者(大股东)。这就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两种主要治理模式[14]。MarilynT.Lucas和MatthewA.Wilson(2008)对财务绩效的定义是:通过市场价值,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税前利润,托宾Q值等指标来表现公司的盈利状况[15]。对于公司治理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1.股权结构与公司财务绩效对股权结构和公司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Berle和Means在1932年的研究。他指出,当股权过于分散而且经营者持股太少时,经营者作为具有自利行为的个体,会依据其个人效用极大化原则,来对公司的资源进行配置,其结果可能使一得股东的权益受损,此类经营无法使公司的绩效达到最大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