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海歌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段落。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感受,背诵喜欢段落。三、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特点,想象诗中描写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情感。四、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一)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诗歌。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方法认识文中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读音。(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海?1.自由读你最喜欢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感受?2.根据喜欢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3.小组汇报、感悟:(1)感悟一:大海色神奇:A天水相连,蔚蓝一片情景。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听到都仿佛是大海蓝,那么神奇。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情景,从而读出感情。(2)感悟二:大海风神奇:A出示填空:海上风是()、是()、是()、是()他一来,就()……就()……就()……就()……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C仿照这首诗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情景。(3)感悟大海静神奇:(天上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静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意思。B指名朗读、评议:四、朗读课文,选背诗句。1.自愿结合小组,合作朗读课文。2.选择自己喜欢段落练习背诵。五、拓展活动:收集有关大海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知识。第二课时(略)教学内容:1.复习会认字。2.学习会写字。(1)自主学习12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镜”与“境”对比、区分。(4)学生选出最难写字,师生探究。教师板书:滚(注意右边间架结构)(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虽然是三年级学生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识字、写字能力,但是在学习生字过程中,教师仍然要重视写字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观察、讨论、评议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合作精神及评价他人能力。]3.检查背诵情况。板书设计1.大海歌色神奇:雾、云、波纹、潮声、天、鸟风神奇:花神、琴师、大力士、狮子静神奇:不闹、不笑、抱着、背着、鼾声2、《帽子和鸟窝》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思想感情。3.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字,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所表达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体会翔翔对帽子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爱护。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学习“帽”和“窝”:1.板书:帽子学习“帽”:怎样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字形,强调“帽”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2.板书:鸟窝学习“窝”:引导学生思考:“窝”是什么偏旁(是穴宝盖,不是宝盖头。)二、出示课题、质疑:1.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题目。2.齐读课题:帽子和鸟窝。3.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自用自己喜欢方式认会。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他字音是否读准,一边思考: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