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公司班组长培训教案CSJ(2011年2月20日)主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一、当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们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还存在概念模糊、认识偏颇、抓系统系统抓不深入、程序性制度缺失、隐性和根源性因果关系挖掘缺乏广度和深度、规章和措施没有革命性彻底性、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与最重要的组织和最重要的管理者联系不紧密、同类隐患反复出现等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于书记关于四类隐患划分的分析,提高认识、修正理念、积极行动起来解决以上问题。二、隐患及其分类分析1、隐患: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它是一种潜藏着的因素,“隐”字体现了潜藏、隐蔽,而“患”字则体现了祸患,不好的状况。隐患存在于许多事情中,体现在方方面面。2、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根源性危险源和状态性危险源同时存在产生事故隐患。3、隐患分类:按严重程度分为两类:(1)一般隐患,(2)严重隐患;按隐患内容分为四类:(1)安全管理缺陷;(2)隐性隐患;(3)客观隐患;(4)人为隐患;按隐患解决对象分为三类:(1)区队自治解决的隐患,(2)矿井自主解决的隐患,(3)需要焦煤集团解决的隐患。4、隐患与事故的关系:隐患存在是事故的成因,多一个隐患就多一个发生事故的危险。隐患也是变化的、动态的,隐患有着不同程度的危险性,隐患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原因。5、隐患排查:就是把能够想到的问题或者派生出来的问题按因果关系排列出来,一个一个问题进行查考、审查、调查,把已经消1除的问题排出,把未消除的、可能会引发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形象损坏的隐患从“骨子里“揪出来”,从方方面面“找出来”,由表及里把主谋黑手“晒出来”,再从根上根除掉。5、隐患排查治理的关键及原则:答案永远在现场,事故隐患排查的关键就是抓现场管理。作业现场事故隐患排查应遵守三大原则:⑴事故隐患未彻底整改,不开工生产;⑵生产过程中出现事故隐患,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进行事故隐患整改;⑶交班时,事故隐患必须向下一个班交待清楚。执行这项工作的关键人物是跟班队长,其具备的专业知识的多与少,责任心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现场事故隐患的发现、排查及其预防。6、隐患排查治理程序及重点:隐患排查程序分为隐患排查—登记填卡—筛选整理—整改反馈—复查验收,实行闭环管理;隐患排查重点有两个,一是隐患排查责任制,二是隐患责任追究制。三、隐患排查与安全检查的区别1、外延不一样:检查包含于排查,排查包括检查,检查是个小概念,排查是个大概念;排查中包含有检查的意思,但绝不仅仅是检查,检查是排查的冰山一角;排查的范围广泛,有广度和深度,检查的范围狭小,是一条线或一方面。2、方法不一样。安全检查的方法简单,主要运用眼看、动手查、工具测、现场提问等方法,只要有单方面知识或实践经验的人到现场走一圈,即刻检查出结果的存在,但必须要到现场,且一般不查找原因,一般也查不出隐性的根源性问题;隐患排查方法复杂,主要是运用分析法,通过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有关资料的详细分析,通过因果关系的互为审查,根据原因推论出结果,根据结果推论出原因,排查者可以到现场,绝大多数情况无需到现场。3、执行者不一样。安全检查一般由安全检查用人员或安全管理人员执行,一个人就行。隐患排查一般应由业务管理部门或工程技术人员、高级别管理人员执行,需要各个方面人员提供基础性资料2并共同分析,用实际数据资料、图纸资料、运行状态资料、执行态度及效果资料来证明某项工作执行是否到位。4、周期不一样。安全检查是连续性的、不间断的、随时随地的,形式多种多样,执行者也多种多样。隐患排查有一定的周期性,如一月、一旬、一周。5、结果不一样。安全检查看到的是现场表面现象、感官印象、对比图像,隐患排查是对大系统存在的隐性安全问题进行“庖丁解牛”,把隐性问题挖出来。用医学比喻,安全检查是外科,是疗伤,隐患排查是内科,是体检。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必须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1、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