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全国星火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一、立足富民,推动星火计划的深化发展2005年度星火计划工作主要围绕“宏观设计、工作推动、优化管理、总体宣传”四个层面开展。1、宏观设计——开展“十一五”星火计划发展战略研究和纲要编制等,明确了“十一五”发展思路和部署(1)开展“十一五”星火计划发展战略研究为适应新阶段新形势的新要求,为制定“十一五”星火计划发展纲要、实现星火计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在全国星火富民经验交流会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团队,历时近一年,从思路、管理、支撑三个层面对“十一五”星火计划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1个总体报告和14个专题报告。(2)编制《“十一五”星火计划发展纲要》吸纳战略研究报告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组织编制了《“十一五”星火计划发展纲要》。围绕纲要的编制,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是,深入地方和农村一线,进行了多次调研,力求切实把握发展需求;二是,组织了多次座谈会,就纲要初稿征求地方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就“十一五”发展思路多次向部领导汇报。历时近一年时间,纲要编写工作基本完成,部领导给予了肯定。将按照部的统一部署,在进一步修订完善的基础上予以发布。(3)研究提出星火计划管理改革思路,修订《星火计划管理办法》为切实落实“十一五”星火发展部署,有必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机制,积极推进星火计划管理的改革。在司领导的指导下,经深入研究并多方征求意见,提出了星火计划管理改革思路,明确了新时期星火计划的工作定位、工作内涵和工作方式。基于研究提出的管理改革思路,修订了《星火计划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4)研究提出专项工作和年度工作部署编制了《“十一五”科技扶贫发展纲要》,指导科技扶贫联系区域和联系点编制本地区“十一五”科技扶贫规划;编制了《国家星火产业带发展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国家星火产业带管理细则》、《国家星火产业带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为加强“十一五”星火计划国际合作,并研究提出《星火计划走向发展中国家的设想》,目前,正在与合作司等有关方面协调相关支持措施。2、工作推动——紧紧围绕示范和环境两条主线,集中资源,突出重点,星火计划的发展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2005年星火计划工作在布局上更加突出农村科技产业化环境的营造,重点推进了星火科技培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星火110科技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建设、农村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科技扶贫等五个方面的工作,产业化示范与产业化环境并行的星火计划发展格局得到进一步强化。(1)继续实施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星火科技培训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继续实施星火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实施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和转移农民劳动力科技培训。年培训农民逾1000万人次;继续加强了50个国家级星火培训基地和629所星火学校的能力建设,星火科技培训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继续推进3个星火科技培训协作网的建设,促进了跨区域农民科技培训和交流;组织编制并发布了《2004中国农民素质发展报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各地持续加强科技培训工作,继续健全科技培训体系,形成了有的放矢、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黑龙江大庆市林甸县从实际需求出发,开展了以“奶业振兴,万人培训”为主要内容星火培训工作;河北省大力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内蒙古切实加强星火学校建设,形成了星火学校年培训农村牧区劳动力100万人次的培训能力;上海市大团蜜露桃科技服务体系关于大团蜜露桃栽培技术的培训使亩产量的平均产值增加了50%以上;江苏省针对意杨、地道中药材、果蔬、水产等星火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集成省内各科研院校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借助各种途径把科技星火送进农村千家万户;山东省走出了联合办学的路子,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培训机制;广西省恭城县结合农时举办专题讲座198场次,集中播放专题片312次,田间地头操作培训192次,培训农民15.6万人次,覆盖全县75%的村屯。各地培训方式多样化,综合运用远程教育、培训学校、制作课件、电视专题和科技下乡等等手段,有效提高了农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