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争一促”推进“创先争优”全面落实“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战略中共小康营乡委员会2011年12月13日小康营乡位于甘肃省榆中县东南部,距县城6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乡镇。全乡辖17个行政村,135个村民小组,现有6850户2.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49户813人。共有20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党员716人,其中农民党员569人,女党员107人,少数民族党员6人,预备党员27人。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4万亩,其中水浇地2.6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亩。第2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去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市县委的要求,把深化“三争一促”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着力找准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努力提高农村党支部领导科学发展和村干部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党员自富带富能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一、实施能人带动,抓村级班子建设,增强党支部谋发展、引领发展能力,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供组织保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工作难度日益加大,环境日益复杂,客观上对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深化“三争一促”活动,我们着眼于选能人、强基础、建机制,着力推进战斗力强、经济实力强、发展能力强“三强”科学发展型党支部建设,通过严格把好“四个关口”,努力提高村党支部战斗力,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党组织。(一)严格把好“选拔关”,努力实现“有人干事”。“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以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为契机,严格一个“选”字,着力选优配强村党支部班子。一是注重选前引导。通过政务公开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方式,把县委确定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标准条件向党员群众公开宣传,引导党员群众按照政治素质高、群众威望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高双强”标准,把那些优秀人才选进村级班子。二是拓宽第3页共17页第2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7页选拔渠道。针对以往村党支部班子选配上能人不愿干,只能“筷子里拔旗杆”的实际,加大从致富能手、产业大户、退伍军人、回乡青年中选拔村干部工作力度。去年底全乡选出的16名村党支部书记中,致富能手9名,占56.3%,产业大户3名,占18.8%,退伍军人2名,占12.5%,大大优化了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三是严格选举程序。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了富有操作性的换届实施方案,严格遵守“一章程两条例”有关规定,按照“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的程序,重点把握好民主推荐、公开推荐、考察考核、资格审查、组织选拔等关键环节,避免了“暗箱操作”和“人情操作”,确保选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村党支部班子。(二)严格把好“培育关”,努力实现“有能力干事”。采取多种途径,强化一个“育”字,着力提升村党支部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一是“阵地学”提素质。每年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到县委党校、市农村基层干部专修学校主阵地学习培训。同时,依托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站点等乡村阵地,根据自身需求,开展“点题式”、“菜单式”培训,切实帮助村党支部班子成员更新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二是“走出去”开眼界。每年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赴省内的青城、永登、金昌、临洮和省外的山东寿光、陕西杨林,现场观摩学习现代设施农业、蔬菜水果种植技术以及先进的营销理念,实际了解发展差距,用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发展成效启迪思想,培养发展愿望和信心。三是“请进来”传技能。第4页共17页第3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7页邀请省内外农业专家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实用技术培训。近年来,先后四次邀请山东温室大棚油桃栽培专家、山东“桃王”刘成德先生传授油桃种植技术。在此基础上,还长期聘请市农委专家李挺群和张文利驻乡,采取问答交流、点评讲解等方式,进行互动式授课。(三)严格把好“管理关”,努力实现“有章办事”。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