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水利科技发展主要任务根据前述水利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围绕“十二五”期间我省水利科技发展的需求,按照“顶层设计、需求牵引、点面结合、综合推进”的要求,“十二五”期间,规划实施16项重大水利科技项目、开展4个方向的水利基础研究、开展7个领域的面上应用性研究、建设和完善8个水利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广应用50项左右各类先进适用水利技术和产品、建设20个地方水利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创建10个左右水利科技创新团队等主要任务。(一)实施重大水利科技项目,推动重点突破与支撑发展组织开展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研究,提出事关我省水利发展的全局性、方向性战略研究课题,获取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解决我省水利建设与管理面临的重大急迫问题,始终是水利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针对我省水利工作特点与科技发展需求,在相关领域提出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水利科技项目。1.防灾减灾⑴沿海台风引起的海岸水灾害及对策研究。台风风场的结构和运动过程、台风暴雨形成及产汇流过程、上游洪涝灾害漫滩或溃堤和对沿海平原影响、风暴潮传播及漫溢进入沿海平原过程、台风浪传播及对近海工程作用等研究。⑵城镇防洪排涝安全管理及对策研究。不同类型(临江滨海城市、大江大河两岸城市、平原城市)城市设计暴雨及产汇流模型研究、城市市政排水与区域排涝水动力耦合模型研究、城镇排涝模数与合理水面率研究、城市排涝体系应用研究。⑶防洪潮海塘安全监测与保护研究。采用综合物探技术对临潮一线古海塘隐患进行检测,分析重大致灾因素;研究洪潮作用下古海塘坝体及基础土力学特性变化规律,探讨灾变破坏机理;建立考虑水动力多成因耦合效应和材料长期劣化效应的数值模型对海塘结构体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形成海塘保护对策和成套施工关键技术。⑷基于多种模型的钱塘江流域洪水预报系统研制。钱塘江流域为我省重点防洪地区,流域面积大,域内水库多,下垫面情势复杂,原有洪水预报系统急需改进完善。研究内容:在引进“欧洲洪水预报系统”软件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国内外先进预报模型在钱塘江流域的适用性以及与我省自主研发的水情信息采集系统数据接口研究,完成钱塘江流域洪水预报系统研制,并探讨预报模型在我省其他江河流域的应用前景。2、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⑸水库饮用水源地综合保护技术与绿色评估研究。多种技术集成的水源地综合保护技术研究;基于流域产污机制与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水土保持综合技术的绩效评价方法;基于水生产的全过程,建立优质水源地分类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方法(水源地绿色评估方法)。⑹河网水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调查我省河网水质现状,开展河网河道规划与整治(包括畅通引排水道、污染底泥疏浚、生态护岸等)技术研究;开展水环境生态的适宜修复技术研究,结合典型河道进行现场试验;开展河湖连通改善水质效果试验研究及生态调度规则研究。⑺区域多水源联合调度机制研究。多水源多用水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的方法、制度研究;解决多水源供水系统的有效、高效、长效的运营管理制度研究;切实可行的生态补偿、资源补偿等补偿机制研究。⑻沿海地区新能源与先进海水淡化技术耦合应用与推广研究。开展海岛地区新能源尤其是风能获取技术,风能海水淡化的环境条件与技术,风力发电与反渗透海水淡化耦合系统,包括风力发电计量和储存技术、按照风力发电量控制反渗透启停的智能控制技术和反渗透装置的产水量可调技术,以及上述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3.农田水利与水土保持⑼效益农业农田水利建设综合标准研究。根据效益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的要求,研究相适宜的排涝降渍标准、灌溉标准、生态环境标准、工程管理标准等,从而形成综合的农田水利建设标准。⑽百万亩喷微灌工程综合支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以破解当前制约我省喷微灌大面积推广的关键技术为切入点,以浙江省灌溉试验站网及已建喷微灌示范园区为平台,开展经济型喷微灌技术及应用模式、喷微灌模式下主导经济作物需水特性、喷微灌模式主导经济作物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并结合典型示范工程开展应用与示范。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域适宜技术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