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关于基本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研究随着4万亿元投资的启动,我国基本建设的战线拉得越来越长,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在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及银行信贷资金的配合和支持下,少则十几万亿,多则几十万亿的投资支出,形成了巨大的资金流,而基本建设工程的成本控制历来是所有成本控制中的难点和薄弱点。笔者近十年来经常接触到基本建设工程成本控制工作,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借此机会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一、当前基本建设工程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投资体制改革迟后,投资来源单一(如“铁、公、基”等项目基本上100%是财政投资及银行贷款),致使基本建设工程的成本控制至今一直延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做法,造成许多顽症难以消除,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决策前,通过调查研究与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等各方面条件和情况,并进行分析计算,对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案进行比较论证,预测和评价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然而实际操作中可行性研究与上述要求存在很大距离,主要表现为建设方案单一,缺少比较分析,建成后的经济效益预测评价的数据基础不够牢固,预测的准确性较差;甚至个别可行性研究完全按照领导意图编制,形成“可批性研究报告”,骗得项目立项。一旦项目批准立项,就将可行性研究报告置于脑后,根本不考虑按可行性报告执行。笔者就曾经见过一个项目在工程竣工验收时,所有档案资料中唯独缺少的就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重视程度极为不足可见一斑。(二)、概算控制不严格项目概算是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经过设计单位的初步设计计算而对投资控制提出的额度目标,一旦经过发改委等职能部门的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都对概算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现实工作中,对概算控制高度重视的单位凤毛麟角,造成项目超概算现象累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业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主从项目立项开始就没有控制概算的理念,凭借资金来源充足或依仗银行超额贷款一味贪大求洋,对概算控制没有强烈的愿望。(三)、擅自提高建设规模及标准建设标准一般都有国家明文规定,如住房、办公用房、商业用房各种标准都有比较明确的规范,但对专业用房如厂房、实验室用房等就要需要因地制宜了。本来这种因地制宜应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要求,项目立项后不能随便修改。可现实中项目建设标准边做边改,标准不断提高的项目不在少数。笔者遇见过的一个项目,立项时批准层高为3.6米,实施中改为了4米;外墙装饰立项时为马赛克,实施时改为大理石。这些变更没有提出过任何调概申请,造成竣工决算时出现超概现象,这种情况普遍存在的话,将会使项目的立项审批失去意义,也使项目的成本控制无法实行。(四)、工程招投标制度执行不力基本建设工程从表面上看虽然有90%以上的项目都通过招投标办法选择了施工单位,但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一是招投标标的与概算衔接不紧,很容易在招标时就为超概埋下了隐患;二是评标往往流于形式,最终中标单位的选择还是由业主说了算;三是中标工程量及单价在决算中得不到认真执行,工程量的变更签证发放比较随便,个别工程造价审定人员在审价时不认真阅读招标书及投标书,仅凭施工管理人员发放的一些变更签证而扩大了工程造价。(五)、分包转包管理不严基本建设工程中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有严格的资质要求,可是有些不够资质的单位采取挂靠的办法,去骗取承包。承包后又实行层层转包或分包,致使工程的质量和成本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甚至个别业主在工程审价的基础上对施工单位进行特殊补贴,增加了工程造价形成了资金漏洞。(六)、工程竣工后交付使用手续不全,容易造成资产流失基本建设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不及时、不规范已成为通病,笔者见过许多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