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页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治疗案例报告摘要:本校初中男学生靳某,语文课堂在全体学生面前受到教师的指责,内心受到伤害,产生了厌学心态。我作为班主任经过收集靳某的基本资料,与靳某及家人商定了阶段性的治疗目标,我主要运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效果明显。一、基本情况靳某,男,16岁,汉族,八年级学生,与父母同住。父亲经营一家农副产品加工厂,家庭美好和睦。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独生子,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六岁上学前班,深得老师们喜爱。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各方面表现都好,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是好学生、好孩子。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二、个案主体描述。在1个月前的一次上课思想开小差,被语文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因答非所问惹得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被老师严厉批评,当时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脸涨红,心怦怦乱跳。放学回家后收拾书包看到语文课本及作业本时,就感觉紧张害怕、心发慌,隔一日上语文课时,出现心慌胸闷,出虚汗,老师让同学送回家,父母看此情况十分不放心,带其到医院检查,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此后只要提起与上语文课有关的事就很不舒服,情绪低落,感觉气不够用,如果不去上语文课,则一切如常。希望能够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学习,求助我帮助他克服对上语文课的厌烦心理。班主任观察: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发现,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上语文课的事情时,情绪明显焦虑。家长反映:靳某从小活泼外向,讨人喜欢,但自尊心比较强,接受不了别人的第2页共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页批评。自从被语文老师批评后,一提起上语文就不高兴,身体不舒服,能在家学习。根据心理测试和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但由于个人感情受挫,情绪不稳定,导致外部环境适应不良,学习成绩下降。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观察以及了解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器质性精神障碍,重症精神病。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1、被老师批评后引发的情绪不良(抑郁倾向)。2、学习适应力不良。3、回避态度。三、原因分析求助者16岁,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自尊心比较强,心灵容易受到伤害,且内容容易泛化。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呵护,形成了我是最好的,别人不能批评我的错误认知。经历剌激强度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自信心严重受挫。心理原因:1、个性因素: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2、错误观念,认为自己不应该受到别人的批评,一旦老师批评自己就受不了,感觉糟糕至极。3、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担心上语文课后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害怕同学们取笑。4、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被老师批评的事情一直困扰着自己。四、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1、咨询目标: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不良情绪,消除求助者对语文课的厌烦,增强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放松技术或积极的自我对话,以降低焦虑水平,改变其完美主义的认知模式;增强其自信心。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2、咨询方案的定制: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系统脱敏法。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害怕上语文课,内在却是由于完美主义倾向和缺乏自信等认知因素造成的。焦虑行为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