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数学课堂中“非预期性生成”的处理[摘要]本文针对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的思维方法及获得的结论与教师的课前预设相差,或者是在教师的预想之外的学习生成时,如何正确处理“非预期性生成”,通过对“非预期性生成”处理现状调查,阐述了处理的依据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处理策略。[关键词]非预设生成处理现状处理依据处理策略一、“非预期性生成”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现在的数学课堂,常有这样的师生对话:“你认为这个数学题的答案是什么?”“不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般认为是这样……”。什么是“一般认为”?在这种教育对话中,答案是“预设”的,主体一样也是“预设的”,教师心目中存有自己理想中的完美答案和“主体形象”,完全漠视了个体的差异性,缺少一种宽容的氛围。在这种有预设的生成处理中,教师的活动不是真正的倾听学生的观念和思想,而是想方设法引诱学生说出教师早已设计好的“知识”。而非预设生成是指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生的思维成果,学生开展实验操作等获得的结果或结论,与教师的课前预设相差,或者是在教师的预想之外的学习生成时,教师要敢于运用非预设教学资源,打破课前教学设计的框框,踏着学生思维发展的步伐,诱导学生的思维朝更高的方向发展,真正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二、课堂中“非预期性生成”的处理现状调查就生成性问题的现状先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制成了如下的统计表:从调查表中个反映出我们的课堂中自由发言的氛围还不够浓,对教师给出的知识常常不能深思和质疑,课堂中教师对课堂的生成性资源的挖掘还不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不少教师重视学生参与,学生的声音开始在课堂里激荡。课堂教学过程因师生互动开始产生丰富的生成资源。不过,课堂教学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学科论文:初中数学调查问题选择人数占总人数%1、您对于课堂中的自由讨论:A.愿意发言B.有点害怕发言C.不愿意发言A2750.0%B2037.1%C712.9%2、您对老师提出的一个数学问题常常:A.配合教师回答B.独立思考C.会异想天开A2953.7%B1935.2%C611.1%3、您对课堂中老师给出的答案和结论A.绝对相信B.相信但常不知道为什么C.敢于质疑A3564.%B1629.6%C35.5%4、课堂中老师和同学能按你提出的问题讨论吗A.基本上能讨论B.偶尔会讨论C.几乎没有A1527.7%B3157.4%C814.8%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3215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和特定的时间限制,部分教师感到,学生的参与比重越大,教学过程脱离教学预设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达成预定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当新的生成问题出现时,教师为了教学设计的不被打乱和冲击,发现教师应对课堂生成的大多的操作现状是:1.熟视无睹,缺少敏锐的反应与应对策略;2.一概封杀,教师依旧独霸课堂,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3.不加选择,全盘肯定,违背科学,忽视正确的知识、价值取向的引导。三、“非预期性生成”的处理依据课堂生成有“预期性生成”和“非预期性生成”之分。“预期性生成”是在教师在充分课前预设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是在教师的预料之中的生成,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必然。而“非预期性生成”是学生智慧的突闪,或是认知的脱轨,是学习互动的偶然。课堂教学中必然出现有效的“非预期性生成”,教师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那么,对于不断产生“非预期性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取舍的依据是什么呢?1.是教育目的、预定教学目标与步骤以及具体教学情境的综合教师面对与预定教学目标和步骤相异的课堂生成资源时,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和教学情境判断应该如何应对课堂生成资源,使教师能够更多地向学生的课堂学习实际状况开放,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立体、动态的实际。2.课堂挖掘教学过程的内在价值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当师生仅仅被当作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