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制度在文化理念落地中的作用理念和制度的关系读过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法国大革命是一次较为彻底的革命,对于法国甚至整个世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而深远的,法国大革命的两个标志性成就就是《人权宣言》和《法国民法典》,《人权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的阐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信仰,而《法国民法典》则把《人权宣言》中提出的价值信仰通过制度进行具体化,并通过制度的强制性在全法国得以推行。《人权宣言》和《法国民法典》两者相辅相成,从而使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贴切的反映了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企业制度的关系,理念依靠制度得以传播和执行,制度依靠理念获得认同和支持,理念是制度背后的精神,制度是理念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理想的理念和制度的关系应该是《人权宣言》和《法国民法典》之间的关系,但现实企业管理中经常会出现理念和制度不相一致的情况,甚至是互相冲突的情况。现象一:A企业启动企业文化项目,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通过中基层调研、高端对话、文献梳理、标杆研究等专业方式系统提炼了企业以往积淀的文化精华,导入了缺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失的文化理念,形成了企业的文化宣言,看起来美轮美奂,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振奋人心。但是内部制度流程、员工行为的方方面面并未因此有所改进,企业耗费了大量物质和人力资源,结果文化成为空中楼阁,墙上文化。现象二:B企业在发展上规模、上台阶的时候为了与世界一流管理接轨,不断引入国外的管理模式、管理工具,加强制度流程建设,可在实施过程中却是问题迭出,漏洞不断,因此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员工被纷繁芜杂的工具弄得无所适从,感觉效率反而不如从前了,高层管理者对此现象也是迷惑不解,为什么在那些优秀企业成功实践的管理方法在自己企业中却收效甚微呢?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可以看到,现象一的出现是由于文化建设没有与企业日常运营相结合,抽象的文化理念在制度层面没有得到有效支撑,无法通过一种有力的机制作用到员工的行为层面,因而造成的文化“虚脱”问题。现象二出现的原因则是一味强调建章建制,而没有就制度背后的精神和价值主张在员工内部进行深入讨论,缺乏广泛的认同基础,因而造成的制度“空洞”问题。总而言之,没有制度的文化是乏力的,没有文化的制度是空洞的。制度推进文化的机制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页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的规定,是一种形式或程序。制度作为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重要工具,最根本的依据是制度本身的刚性特征,文化理念本身则是软性的,它只能向企业的成员表示组织倡导什么,只能依靠舆论的力量,理念对企业成员是没有强制力的。从心理学上讲,对一种文化的接受,对一种理念的贯彻需要改变原来的很多习惯,需要遭遇到内外强大的阻力,如果企业内部不能为新理念的推行提供一种可靠的、刚性的动力,那么只能寄希望于员工个人的自制力,可想而知效果一定是难以保证的。文化理念的推行需要在外部为员工提供一种刚性的力量,一种阻止员工沉迷于原有习惯的力量,一种鼓励员工尝试新的行为方式的力量。因此从制度发生作用的机制上来讲,制度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它的刚性特征,通过刚性制度和软性理念的相互配合,使企业员工能够尝试新的行为。可以看到,制度限制了某些行为,同时也鼓励了某些行为,通过奖惩导向的牵引,制度不仅可以发挥其强约束力作用,严格规范人们的行为,同时还可以极大激励员工表现出企业崇尚的行为,从而有效传播企业文化。第4页共9页第3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9页如图1所示,如果企业在变革中期望建立积极奉献的文化导向,达到奖勤罚懒的目的,就必须建立不让奉献者吃亏的制度。在制度建立之初,员工对企业能否说到做到持怀疑态度,如果员工做出贡献后及时得到了企业的嘉奖,这时,员工开始将信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