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基础实验实验一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主要技术指标、用途等。2.掌握用色标法读取色环电阻标称值及其允许偏差的方法。3.学习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电容、电感的方法。4.学习使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三极管的类型和管脚,估测三极管放大倍数的方法。5.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管脚的排列。6.掌握在插件电路板上安装电路的方法二.预习要求1.预习本书附录一、二内容。2.读出待测色环电阻的标称值和允许偏差值。五色环电阻棕、绿、黑、棕、棕蓝、灰、黑、金、红四色环电阻棕、黑、红、金黄、紫、橙、银3.复习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写出2AP9、2CP10、1N4001、3DG6、3AX81的全称。4.预习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三极管类型和管脚的方法。三.实验原理电子元件是构成电子电路的基本材料,熟悉各种电子元件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了解其用途等对完成电子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十分重要。电阻器、电位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应用最多的元件。1.电阻器(1)种类:电阻器的种类较多,按制作的材料不同,可分为合成(实芯)电阻器、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线绕电阻器。碳膜电阻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指电压、温度的变化对阻值的影响较小),而且适用于高频工作;金属膜电阻器各方面的性能均优于碳膜电阻器,其缺点是售价较高;线绕电阻器的最大优点是阻值精确、功率范围大,但是它不适用于高频工作。合成电阻目前已用得较少。除上述电阻器以外,还有一类特殊用途的电阻器——光敏、气敏、压(力)敏、(电)压敏、热敏电阻器等,它们的阻值随着外界光线的强弱、某种气体浓度的高低、压力的大小、电压的高低、温度的高低而变化。(2)性能测量:电阻器的类别及其主要技术参数的数值一般都标注在它的外表面上。如附录二所述,当其参数标志因某种原因而脱落或欲知道其精确阻值时,就需要进行测量。对于常用的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以及线绕电阻器的阻值,可用普通万用电表的电阻档直接测量。(3)用途在电路中多用来分压、分流、阻抗匹配、限流、滤波(与电容结合)等。2.电位器(1)种类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电位器可分为线绕电位器和非线绕电位器两大类;根据结构的不同,电位器又可分为单圈电位器、多圈电位器,单连、双连和多连电位器,在这些电位器中,又分为带开关电位器、锁紧和非锁紧型电位器等;根据调节方式的不同,电位器还可分为旋转式电位器和直滑式电位器两种类型。(2)性能测量具体检测时,可以先测量一下它的阻值,即两端片之间的阻值应等于其标称值,然后再测量它的中心端片与电阻体的接触情况。这时万用表仍工作在电阻档上,将一只表笔接电位器的中心焊片,另一只表笔接其余两端片中的任意一个。慢慢将其转柄从一个极端位置旋转到另一个极端位置,其阻值应从零(或标称值)连续变化到标称值(或零)。整个旋转过程中,表针不应有任何跳动现象。在电位器转柄的旋转过程中,应感觉平滑,不应有过松或过紧现象,也不应出现响声。(3)用途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电子仪器和家用电器产品中。3.电容器(1)种类电容器的种类较多,按介质不同可分为纸介电容器、有机薄膜电容器、涤纶电容器、瓷介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按结构不同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微调(俗称半可变)电容器等。(2)电解电容器性能测量对电解电容器的性能测量,最主要的是容量和漏电流的测量。对正、负极标志脱落的电容器,还应进行极性判别。利用万用表测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流时,可用万用表电阻档(一般用R1k档)测电阻的方法来估测,黑表笔应接电容器的“+”极,红表笔接电容器的“-”极。此时表针迅速向右摆动,然后慢慢退回。待不动时指示的电阻值越大表示漏电流越小。此时的电阻值就是电容器的漏电阻,一般应大于几百到几千欧。对存放时间很久的电容器,测量时间应大于半分钟,或者采取贮能措施(即先加低电压,经一定时间后,再逐渐加至额定电压)后再进行测量。若指针向右摆动后不再摆回,说明电容器已击穿;若指针根本不向右摆,说明电容器内部断路或电解质已干涸而失去容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