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喜鹤餐饮集团食品案例与安全手册总则:1、本《安全手册》包括全国多年以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2.通过对每一个事故原因的调查与分析,细分各病理的发病特征。3、经过临床的病理表现,检查出发生事故的原因。4、通过发生事故的原因,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预防的方法与措施。5.通过建立有效的预防方法与措施,从而达到食品安全的零事故!1.0事故概述主食与副食分盒盛装,其中12份中装有黄花菜。11时送往会社,12时开始进餐。30分钟后开始有人发病。发病者均吃了黄花菜,未吃者未发病。2.0临床表现2.1发病潜伏期为30分钟至2小时。2.2胃部不适,恶心,呕吐(1~3次),腹痛、腹泻(2~5次),为水样便,不发热。2.3部分病人有头晕、头痛、口渴、咽干等症状。3.0中毒原因:3.1据厨师讲,黄花菜洗后未经浸泡,直接用开水焯了一下,由于锅小,有的尚未焯透。3.2分析中毒时由于鲜黄花菜没有浸泡、焯透不够、弃汤不彻底,食用量过(每人250多克)大而引起的。3.3经对样品检验,均为检出致病菌,排除了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4.0预防措施:4.1鲜黄花菜含有自然毒素“秋水仙碱”,加工鲜黄花菜时,要先用净水浸泡,再用沸水彻底烫煮,方可去处毒素。4.2一次食用量不要过多,否则也可能引起中毒。1.0事故概述某餐厅午餐有炒扁豆、炒油菜、炒冬瓜、炒洋葱4个品种,共203人进餐。饭后2~3小时相继19人出现症状。经调查,发现病人午餐时都吃了炒扁豆,未吃扁豆者未发病。共110人吃了扁豆。根据病人反映,扁豆有豆腥味。扁豆加工方法为择菜、清洗、切断、开水焯、上锅炒。2.0临床表现2.1饭后2-3小时相继出现症状。2.2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3.0中毒原因:3.1厨师认为开水焯后再炒,两次加热就能吧扁豆内的毒素除了,所以出锅时有个别的扁豆没有变色,仍为绿色。3.2根据病人临床表现,扁豆加工过程盒食用者的感觉,判定是一起炒扁豆加热不彻底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4.0预防措施:4.1先焯再炒(两次加热),虽然两次加热,但每次加热不彻底,不能破坏、除去扁豆中的毒素。即使先焯一下,还要再锅内焖一段时间,使扁豆颜色全变,吃起来没有豆腥味,方可避免中毒。1.0事故概述1995年2月25日15点20分,某公司职工相继出现了不适。经卫生防疫站调查,25日食谱为肉片炒扁豆、炒油菜和米饭,共150人进餐。进食者反映扁豆生硬,发病者均吃了肉片炒扁豆,未吃扁豆者未发病。有两名女职工,一名爱吃扁豆,一名爱吃肉,两人合着吃,结果吃扁豆者病情严重,吃肉者没有发病。2.0临床表现2.1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呕吐最多十余次,呕吐物为胃内食物。2.2严重者吐出了血丝,无腹泻和发热症状。3.0中毒原因:3.1炊事员讲为了菜肴好看,出锅时扁豆保持鲜绿色。调查人员在垃圾桶内检到剩余肉片炒扁豆,拣到的4根扁豆颜色都发青。3.2根据临床表现、扁豆加工过程和炒后扁豆的感观检查,判定这是一起肉片炒扁豆加热不彻底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4.0预防措施:4.1扁豆加热不彻底可引起的食物中毒,炊事员不可只图颜色好看而忽视对扁豆彻底加热。4.2加强炊事员食品卫生知识的教育,增强卫生安全意识。1.0事故概述某小学发生一起因食用未煮熟的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9越13日下午该小学从某商场购买麦迪斯特肠,在某小吃店预定烧饼和熟豆浆。14日凌晨小吃店磨豆子、边煮边卖,7点钟到了为学校送餐的时间,便急忙煮出一桶,并将205个烧饼装在纸箱内,7:15送到学校。7:30分每个同学领取豆浆和一个夹了麦迪斯特肠的烧饼,当日共有205名学生吃了早餐。饭后半小时,有25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症状。2.0临床表现2.1恶心,呕吐症状最重者半小时内呕吐达7次,呕吐物为早餐吃的食物。3.0中毒原因:3.1小吃店卫生许可证已经过期,两名从业人员均无健康证、培训证。3.2制作间台子、案板。刀、容器表面积存了一层尘土泥垢,室内物品摆放凌乱。3.3加工豆浆人员承认因时间紧张,送学校的豆浆可能没有煮透。3.4对学校剩余的烧饼、肠、豆浆和学生呕吐物进行检验,均为检出致病菌。豆浆脲酶定为阳性,说明豆浆加热不彻底。3.5根据豆浆加工过程、病人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确定这是一起未加热彻底的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4.0预防措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