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下的企业财务对策研究文献综述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时就开始注意到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效应,并逐渐形成了国际通货膨胀理论。我们可以把西方国家开放经济下通货膨胀理论大致分为两类:结构主义分析法和货币主义分析法,这在一个侧面揭示了通货膨胀国际传导的途径。比如说,凯恩斯主义框架下分析通货膨胀及其传导的主要工具是菲利普斯曲线。Branson(1975)将菲利普斯曲线和贸易方面结合起来,将贸易收支与收入相联系,随后又将本国价格与世界价格相联系。Choi(1980)指出,进口价格包含在价格预期中(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因而较难追踪通货膨胀的传导过程。Dalal和Schachter(1988)指出估计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对生活成本的影响似乎较预期来得低,并尝试给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释初级产品和轻制造业部门在进口价格上涨时带来的产出价格波动的作用较小,但它们的消费权重很高;而重制造业部门产出价格变化显著但因其只为中间产出或投资目的,其消费权重非常小;政府救助行为影响粮食价格;资本冲击引发的进口变动无法体现在本国使用最终需求权重构建的本国价格平减指数上;以及进口价格对本国价格影响表现出的滞后效应等。Kibricioglu(1999)无论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还是在VAR框架下研究原油价格上涨对土耳其般物价水平的影响,都无法证明原油价格与一般物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由此,文章得出结论通常认为的油价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在土耳其并不成立。资产价格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原因并不都是与未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相联系(Filardo,2001)。在某些情况下,资产价格上升可能会意味着通货膨胀压力的减少;而另外一些情况下,则恰恰相反。以股票市场价格为例,如果股票市场价格的上升一与经济基本面没有多大关系,而股价的上升从而社会财富增加,就会导致总需求的上升,从而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时中央银行应该考虑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果股票价格的上涨反映了由于生产率和公司盈利水平的提高,预期通货膨胀的压力会减轻。萨谬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还提出了预期和惯性通货膨胀,“”他认为大多数价格和工资都是着眼于未来的经济形势。雇主通过预测未来经济形势来确立工资和薪金,从而产生或高或低的通货膨胀预期。(二)国内研究现状受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我国对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影响的研究开始的相对比较晚,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很多学者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中还存在通货膨胀现象,这个时候国外的通货膨胀理论也就毫无用武之地,所以当时中国的通货膨胀理论十分贫乏。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通货膨胀理论开始缓慢发展,之后,随着对国内通货膨胀理论认识的加深和中国企业财务形式的严峻,对通货膨胀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在这期间出现了很多以中国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影响理论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和著作。刘杰章(2008)指出,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企业进行财务决策时,应适当地调整财务决策指标和收益评价标准,控制企业股利分配的规模,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南方,鲁忠义(2008)指出,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威胁,也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企业如何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中谋求发展,是当前所有企业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我国目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提出企业应对通货膨胀的决策建议。朱敬江(2009)指出,通货膨胀是由于流通中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通货膨胀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企业资金需求不断膨胀,资金供给持续性短缺,货币性资金不断贬值,实物性资金的相对升值,资金成本不断提高。赵小敏(2010)指出,宏观经济环境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机会程度。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持续通货膨胀的冲击,对通货膨胀下企业财务问题进行研究已经很有必要。张然(2010)指出,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其中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定价与成本管理风险,投融资风险,营运资金管理风险,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