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三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规定的答题纸范围内,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每年5月,漫山遍野的野苹果花盛开,密密匝匝,(yùn)味悠长。微风过处,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置身其中,如梦如幻,如痴如醉。微风轻拂,那一丛丛、一片片盛开着的鲜花,(chà)紫嫣红,无比娇艳。如果说街头巷陌、农家庭院里的花是小家(bì)玉,那么山林、草原、田野上的花就称得上大家风(fàn)了。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山花,是大片大片的杏花、梨花,以及那黄灿灿、鲜艳欲滴的油菜花和向日葵,它们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辽远、博大的美。(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y①ùn)味悠长②(chà)紫嫣红③小家(bì)玉④大家风(fàn)(2)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2分)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山花,是大片大片的杏花、梨花,以及那黄灿灿、鲜艳欲滴的油菜花和向日葵,它们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辽远、博大的美。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郦道元《三峡》)③海内存知己,。(《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④,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⑤感时花溅泪,。(杜甫《》)⑥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⑦,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⑧,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3.名著阅读。(6分)①《朝花夕拾》中,哪个人物最让你肃然起敬?说说你的理由。②下面关于孙悟空的称呼及其得名原因,说法有误的是哪两项?A.来历不凡的石猴率先发现了水帘洞,命众猴拜他为王,遂称“美猴王”。B.石猴大闹龙宫和地府,被天庭招安,玉皇大帝授给他“弼马温”的官职。C.石猴得知自己受骗,心头火起,打出天门,回到花果山,自封“千岁大王”。D.石猴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被唐僧所救并拜为师,唐僧为其取号“孙悟空”。E.唐僧师徒历经磨难取经成功,如来佛祖授予了孙悟空“斗战胜佛”的品职。4.参考下面的例句,根据事物的特点抒发感情,把答案写在横线上。(4分)例:(物)深冬时节,万物凋零,只有饱经风霜的老松树仍然生机勃勃。(情)感慨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人,才不会被淘汰,赞美品质坚强的人。①在山坡上的小草尽管受路人践踏,但是春来时依旧透出一片嫩绿。②河道里无根的浮萍只能随着水流四处漂浮,没有方向。第二部分(44分)阅读《饮酒》,完成5~6题。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怎样的生活场景?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3分)6.诗人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悟出了怎样的“真意”。(3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11题。(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故上兵伐谋①,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②,具器械,三月而后成;具堙③,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节选自《孙子兵法·谋攻篇》)【注】①上兵伐谋:上兵,即用兵打仗的上策。伐谋,运用智谋使敌人的谋划不能实行。②橹轒辒:橹,大盾。轒辒(fényūn),古代木制的战车。③堙(yīn):土山。7.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2分)A.故善用兵者B.具器械王曰:善具答之(《桃花源记》)C.而城不拔者D.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8.下面各项中,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