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书施工:编:工程名称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施工里程设计图接收技术交底内容:1.材料准备〔1〕水泥需具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5小时水泥进场后抽检送样已完成试验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2〕细骨料:选用级配符合要求的河砂含泥量不大于3;根据工程要求和配制混凝土需要选用符合要求的中砂;〔3〕粗骨料:选用质地坚硬的卵石或碎石。根据现场情况及材料来源选用卵砾石粒径5~40mm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4〕钢筋:品种和规格均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钢筋进场后抗拉、抗压、抗剪、抗折、焊接等抽检已完成抽检中各项指标符合施工标准要求;钻孔桩钢筋笼已按施工设计图制作绑扎完经自检合格符合施工下一步工序的要求;〔5〕外加剂:根据现场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钻孔桩将使用减水剂。2.先前作业〔1〕施工场地:孔位施工场在钻孔前必须“三通一平〞。施工场地有条件的可将场地及通往主便道的通道用碎石或建渣填筑碾压确保畅通无阻以利施工机械进出;现场四周应设置排水沟防止场地积水。水、电接至孔位附近以便作业时使用。〔2〕灌注导试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灌注水下混凝土导采用φ300、厚为5mm的钢导每节长度为1.5m;在灌注钻孔桩前根据所要灌注桩的深度来组合导长度;在组合导前先将导内外的残留物去除干净。组合导时先在接头处涂抹2mm黄油并在黄油上安放封圈封圈的螺栓孔与导的螺栓孔重合;将另一节导用吊机吊起并在接头处涂黄油上下节导的螺栓孔对位后用φ16的精轧螺栓连接并逐步拧紧;重复以上步骤将导接长至灌孔长度〔灌孔长度等于钻孔桩钻进深度加上外露高度1.5m减去导底部的悬空高度〔悬空高度一般取20~40cm〕。导水承压试验:该试验不得用压气试验替代必须压水试压。详细操作如下:将导一头用封设备封另一头封并与水连接。将导、水里注满水水内的水对导所产生的压力不得小于所要灌注孔内水深的1.3倍;在压力满足要求后压力持续4小时假如压力表的读数没减小说明该导水承压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假如外无水印或水滴说明导满足施工要求。导接头抗拉试验:按上述连接将几节导连接起来两端用钢丝绳拴结实;用拉力器〔卷扬机〕对该导接头进展抗拉试验;假如导节头在拉力到达导壁应力时仍然完好说明用上述连接导节头满足施工要求。否那么接头连接方式必须改良。导的准备工作在钻孔桩复核前必须完成。〔3〕钻孔桩复核:按施工图纸对桩位重新放样对钻孔桩中心进展复核;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钻孔桩技术交底对孔深、孔的倾斜度进展复核。页共8页技术交底书施工:编工程名称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施工里程设计图接收技术交底内容:桩位复核:根据施工图纸用全站仪将钻孔桩的十字桩放在孔的四周用细线将孔的中心点交会出来;用钢卷尺量孔中心到四周护筒的间隔是否均大于桩设计半径〔桩设计半径在埋护筒时均加5cm以上的扩大值〕;假设中心点的到周围护壁的值均大于设计桩半径时便可进展孔深、孔内桩径和倾斜度检查。当桩中心与护壁中心的平面偏向在5cm以内时说明该桩中心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孔深检查:用测绳根据钻孔桩技术交底对孔深进展检查:从标高点沿钻孔桩向下放测绳直至测绳不再向下沉且手无向下拉的感觉时读出测绳上的读数即为钻孔桩深度〔检查前需对测绳进展的连续性进展检查〕当孔深大于技术交底时便可进展下一步检查。孔内孔径及倾斜度的检查:用钢绳在检孔器顶的中心拴牢拴绳时不可偏移;用起吊机械将检孔器吊至钻孔内使检孔器的提绳与桩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指挥吊机垂直下放检孔器;假设检孔器在下放过程中无任何阻力且提绳始终与孔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说明钻孔桩的孔径及倾斜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假设检孔器在下放时在某一位置时无法再继续且孔深未到达技术交底时说明该孔在下钻时缩孔孔径不能满足施工设计、施工标准要求;假设检孔器在下放过程中在某一位置提绳与孔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线而向一侧偏移且偏移值随孔深的增加而加大检孔器能下放到孔底。此现象说明该孔在下钻时发生倾斜;实测倾斜率等于提绳与孔中心的偏移值除以孔深。当倾斜率小于1时该桩倾斜度满足施工要求。以上工作均满足施工要求时质检部方可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