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的判别电极活性不相同,或触或连皆可行。电解质液负极溶,氧化性酸不能用。解释:1、电极活性不相同:意思是说作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是金属活动性不相同的导体(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2、或触或连皆可行:意思是说两个电极必须接触或者用导线连接起来。3、电解质液负极溶:意思是说两个电极必须放在电解质溶液里,而且负极必须能与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逐渐溶解。4、氧化性酸不能用:意思是说氧化性酸(如浓硫酸、硝酸)不能作为原电池的电解质,因为这类酸不仅能氧化负极,而且也氧化了正极。说明:以上所说的是形成原电池的几个条件,如果有一个条件不符合,那么就不是原电池。【典型例题1】原电池的负极一定是()A.活泼金属B.电子流出的电极C.在反应中氧化性较强的物质D.本身或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原电池负极上失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作原电池负极的材料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导电的非金属,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解析】A.原电池的负极材料可能是导电的非金属,如氢氧燃料电池中,正负极材料都是石墨,故A错误;B.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所以电子流出的电极是负极,故B正确;C.在反应中,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负极上发生反应的材料是还原剂,有较强的还原性,故C错误;D.原电池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负极一定是本身或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注意不能根据金属的活泼性确定正负极,要根据得失电子及反应类型来判断正负极,如NaOH、Mg、Al构成的原电池中铝作负极,为易错点.【典型例题2】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并发生原电池反应的是()A.B.C.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解析】A、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且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故B错误.C、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故C正确.D、乙醇不是电解质溶液且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这几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典型例题3】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A.稀硫酸B.AgNO3C.蔗糖D.稀硫酸【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解析】A、两个电极材料相同,故A错误.B、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故B正确.C、蔗糖不是电解质溶液且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这几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典型例题4】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两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原电池工作中总是负极溶解,正极上有物质析出D.在原电池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还原剂,总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此被还原【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不一定都是金属,可能是金属和非金属,原电池的负极上失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正极上得电子物质是氧化剂,据此分析解答.【解析】A.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可能都是金属,也可能是金属和导电的非金属,故A错误;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故B正确;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上失电子,但负极材料不一定溶解,正极上得电子但不一定有物质析出,如氢氧燃料电池,故C错误;D.在原电池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但不一定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此被还原,如氢氧燃料电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注意构成原电池电极的材料不一定是金属,为易错点.【典型例题5】关于原电池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