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河渡槽工程技术交底记录表编:THDC—JSJD—001工程名称钻孔灌注桩施工交底时间交底对象主持人交底人记录人交底内容:一、概述1.1工程概况本标段所有钻孔灌注桩为摩擦桩其中试验桩6根、工程桩342根。单桩直径为1.8m桩长36m。1.2地层岩性工程区地层主要有上第三系〔N〕和第四系〔Q〕。上第三系河湖相沉积成岩作用差产状平缓岩相变化大。由粘土岩、砂岩和砂砾岩组成具多韵律构造。均埋藏于第四系覆盖层之下据钻孔揭露自上而下划分为四个韵律层〔N-①~N-④〕。粘土岩:微裂隙发育裂面光滑含钙质结核部分砂质含量较高或夹小砾石,共揭露4层。砂岩:中~粗粒构造泥质胶结实部分泥钙质胶结半坚硬状,共揭露4层。砂砾岩:泥质胶结,砂主要为中、粗砂砾卵石成分以石英岩、花岗岩为主,共揭露3层。第四系由上更新统〔al~lQ3〕和全新统〔alQ4〕组成。上更新统上部为粉质粘土、壤土下部为粗砂、砾砂,构成二级阶地。粉质粘土:可塑~硬塑状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壤土:可塑~硬塑状含少量铁锰质结核;粗砂:中~实含少量泥;砾砂:实含少量泥砾卵石含量约40。全新统下部〔alQ41〕具双层构造上部为粉质粘土、砂壤土下部为粗砂。全新统上部〔alQ42〕主要由粗砂、砾砂组成部分漫滩顶部有薄层砂壤土或夹淤泥质粉质粘土透镜体。淤泥质粉质粘土软塑~可塑状;砂壤土:枯燥松散状;粗砂:松散~稍。砾砂:中~实。1.3编制根据1.3.1设计及图纸;1.3.2??〔合同编:ZXJ/SG/THD-001〕;1.3.3其他相关的和行业规程。二、施工布置2.1施工用水、电均采用系统供给。施工用电在现场安装接口使用消费顶峰用电负荷约400kW施工用水输水钢为φ100mm沿线布置。2.2施工用风采用2台9m3/min挪动式柴油空压机供给。2.3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用8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料到施工部位。2.4泥浆系统:在钻孔灌注桩的附近设置泥浆制、供浆系统和泥浆回收系统用高塑性粘土和膨润土制浆设两个200m3的储浆池〔中间设隔墙分成2个100m3的浆池〕和两个50m3的泥浆回收池布置2台ZX200泥浆净化装置处理回收泥浆。用泥浆泵和φ50mm的钢供浆到施工部位。施工时废弃泥浆及弃渣及时运至指定渣场。2.5钢筋笼加工厂:在综合加工厂内加工制作运输至施工部位附近现场绑扎焊接钢筋笼成型的钢筋笼用2台25t吊车起吊安装。三、地质复勘根据地质资料和基桩轴线的槽墩位置详细分析根底桩的地质条件在现场钻孔灌注桩作业开场前在每个承心位置布置复勘孔。复勘孔采用XU-300型地质钻机造孔钻进采用粘土泥浆护壁。如遇到不可防止塌孔可采用套跟进法。在覆盖层开孔采用孔径150mm覆盖层下入135mm套换91mm口径钻至终孔。查明地质情况复勘钻孔取样进展地质编录并将复勘地质成果报送监理人。四、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4.1施工顺序施工准备→一围堰填筑→搭设工作平台→测量放样→埋设护筒→孔位放样→钻机就位→钻孔→终孔前检查→清孔→终孔检查→钢筋笼入孔→二次清孔→下导→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卸导→清理灌注现场→破桩头。4.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4.3施工设备根据本工程根底为摩擦群桩桩径1.8m桩长36m采用旋挖钻机和反循环钻机造孔。成孔时采用隔孔跳跃式流水操作保证平安间隔不小于4d以防止对邻桩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4.4平整场地及测量放线4.4.1钻孔桩前先放出墩台轮廓线然后用机械平整场地人工配合以保证钻机置于平坦、稳固的地基上同时作好水池及排水通道防止时泥浆污染附近环境做到文明施工。4.4.2整平场地符合要求后即可测量放桩位;准确放出桩位中心点并测设出护桩。桩位中心位置误差控制在100mm以内。4.5护筒埋设4.5.1护筒采用钢护筒用6mm厚钢板卷制。护筒直径较桩径大20cm~40cm。护筒上部留两个高400mm宽200mm的进出浆口并在顶端设吊环,底节护筒下部设刃脚。4.5.2护筒埋设前对桩位进展保护用十字穿插法引十字线引到桩位附近的四个保护桩上。4.5.3护筒埋设深度:护筒采用挖孔埋设;本标段护筒埋设深度为4m~6m。对于有冲刷影响的施工准备场地平整测量定孔中心钢护筒定位下沉钻机就位钻进成孔清孔换浆提钻移机检孔安放钢筋笼下导钢护筒的制作测设护桩制作钢筋笼导试验合格不合格沉渣厚度测试灌注水下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