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版印刷的原理比较简单。在凸版印刷中,印刷机的给墨装置先使油墨分配均匀,然后通过墨辊将油墨转移到印版上,由于凸版上的图文部分远高于印版上的非图文部分,因此,墨辊上的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印刷机的给纸机构将纸输送到印刷机的印刷部件,在印版装置和压印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则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完成一件印刷品的印刷。凡是印刷品的纸背有轻微印痕凸起,线条或网点边缘部分整齐,并且印墨在中心部分显得浅淡的,则是凸版印刷品。凸起的印纹边缘受压较重,因而有轻微的印痕凸起。凹版印刷(IntaglioPrinting)凹版印刷基本原理凡是印纹部分与无印纹部分高低差别甚多,与凸版恰恰相反,即印版着墨的部分有明显的凹陷状于版面之下,而无印纹部分则是光泽平滑。印刷时需先把油墨滚在版面上,则油墨自然落入凹陷之印纹部分,随后将表面粘着的油墨擦抹干净(当然凹陷之印纹油墨是不会被擦掉的)。再放上纸张后使用较大的压力把凹陷之印纹油墨压印在纸上。凡利用此种印刷方法者即称为“凹版印刷”。凹版印刷方式凹版印刷方式由于印刷压力较重,所以印刷进行中除了动作比凸版或平版为多,且版面所承受的压力亦须特别注意,印刷方式是版面反纹,印刷纸面是正纹。凹版印刷分为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Photogravure)①雕刻凹版:雕刻凹版是早期由金属装饰的雕刻术演变而来,当时把雕刻铜图案做为装饰品,后来才被利用在印刷表现上。雕刻凹版所用之铜版印刷纸张,早期是先以湿润,主要是增加共对油墨的粘着性,故其纸背需铺垫一张厚的呢布,并用较大的压力始能将凹陷之印纹内所粘着的油墨拉现而印在纸上,此种印刷方法,主要的缺点是印刷后需烘干,会产生不规则的伸缩,使印刷产品产生长短不齐现象。不过现在铜版印刷,已经改良为干式印刷法,改进版面平担,并使雕刻凹陷之线条更浅。使其所粘之油墨易于拉出。依铜版印刷和钢版印刷对于图案画面的深淡,都是以线条的粗细和深浅来表现立体感,线条粗而深的印版,其粘藏的油墨较厚,故其印得之墨色较深。线条细而浅的印版其粘藏的油墨便较薄,故其印得之墨色则较淡。此种印刷品与现代之视觉艺术之设计一样的美妙,但多数用于表现图案或文字,至于如照片般的连续色调(Continuous-tone)则较难做到。②照相凹版照相凹版又称为影写版,亦即利用照相的原理将铜版腐蚀,是一种经过重铬酸钾溶液感光处理过的胶纸(LarboTissue)和凹版专用之网线版(Screen)贴台曝光,然后将这种胶纸和连续版调之阳片晒版,胶纸经两次曝光之后,乃可由温水予以显影,画面光部的胶纸其阳片上面的黑银较淡,则其胶纸被光波所透射而硬化的程度则较高,故经水显影后的胶膜便较厚,画面暗部的胶纸,因受阳片较浓黑银掩扩的关系,则其胶纸可为光波透射而硬化的程度便较少,故经水显影后的胶膜便较薄。因此这种经显影后而厚薄不一的胶纸贴在铜质滚筒或平面滚筒,用过氯化铁予以腐蚀,光部胶膜较厚的地方,其溶液能渗透并侵蚀铜版的深度便较浅,故其粘着的墨膜乃较薄,则其印出之墨色即较淡,至于暗部胶膜较薄的地方,其胶厚可溶液渗透而蚀入铜版必较深,故其印纹粘着的墨膜便较厚,而其印出的墨色便较深。凹版印刷之优劣点①优点:油墨表现力约90%,色调丰富。颜色再现力强。版面耐度强。印刷数量宏大。应用之纸张范围广泛,纸张以外之材料亦可印刷。②劣点:制版费昂贵,印刷费亦贵,制版工作较为复杂,少数量印件不适合。凹版印刷应用范围雕刻凹版印刷,因为其线条精美,且不易假冒,故均被利用在印制有价证券方面,如钞票、股票、礼券、邮票以及商业性信誉之凭证或文具等等。由于它的制版印刷等费用较高,故一般印刷品,采用者甚少。至于照相凹版虽然其制版过程较为复杂,且其成本亦较贵,故不适合印刷少数量的印件,一般均被利用在大数量的印刷物,如彩色杂志及目前所流行的建材印刷等等,都极为合适。凹版印刷因为采用高速轮转机型,非但速度快而且印出墨膜也远较凸版或平版为厚。印刷方法有多种,方法不同,操作也不同,印成的效果亦各异。传统使用的印刷方法主要可分为:凸版、平版、凹版及孔版印刷四大类。凸版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