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奇经理论与辨治的研究现状何征摘要:本文通过对搜集到的近50年有关奇经理论及辨治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发现奇经辨治在现代临床各科的应用以慢性迁延性病症多,疑难杂症多。目前对奇经辨治规律尚未得到系统总结提炼,理法方药往往各执己见,众说纷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奇经理论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运用。因此对历代奇经理论、奇经治法方药进行全面的梳理,通过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形成较为统一的奇经理法方药体系,对于指导临床疑难病的辨治,补充脏腑辨治理论的不足,完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奇经八脉、理论、辨治1奇经八脉理论的探讨1.1对奇经理论理法方药的探讨朱小南[1,2]认为冲任与肝肾脾胃,带脉与肝胆,跷脉与足太阳经脉的关系密切,根据奇经八脉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总结出奇经病的主要病症(冲任病主要表现在经带胎产及不孕、癥瘕等女科疾病;带脉主腰以下疾患,约束任督冲诸脉,带脉病有胞漏、带下、肾着、足痿、穨疝;跷脉病有目疾、癫痫、失眠和多寐、足内翻和足外翻;阳维病分外感寒热和内伤寒热,后者又分经闭兼有寒热、蓐劳兼有寒热、产后腰膂刺痛兼有寒热;阴维病表现为心胸胁腹间的一切疼痛症)和奇经用药(入冲脉药:①补冲脉之气:吴茱萸、巴戟天、枸杞、杜仲、紫河车、鹿茸、紫石英、肉苁蓉;②补冲脉之血:当归、鳖甲、丹参、川芎;③降冲脉之逆:木香、槟榔;④固冲脉:山药、莲子。入任脉药:①补任脉之气:紫河车、鹿茸、覆盆子;②补任脉之血:龟板、丹参;③固任脉:白果。入带脉药:①升提带脉:升麻、五味子;②固托带脉:龙骨、牡蛎、乌贼骨;③止带脉疼痛:白芍、甘草;④温带脉之里寒:艾叶、干姜;⑤清带脉之湿热:黄芩、黄柏、车前子、白芷炭;⑥补带脉之阴:当归、熟地。入阳维药:黄芪、白芍、桂枝;入阴维药:当归、川芎。入阳跷药:防己;入阴跷药:肉桂穿山甲;入阴阳两跷药:虎骨。)陈继明[3~5]对冲任督带的循行路线和生理功能、病理及其证治进行探讨,归纳出部分奇经病证和古代治方(冲任证治:①冲任气滞证用辛香通络法,方用张仲景治“阴狐疝气”之蜘蛛散、三层回香散;②冲任瘀阻之轻证用活血化瘀法,重证用虫类入络消癥,方用仲景之下瘀血汤,桂枝茯苓丸和大黄蟅虫丸、鳖甲煎丸、回生丹、吴鞠通化症回生丹、张锡纯理冲汤;③冲任虚衰证用血肉有情填补奇经法,方用《内经》四乌贼骨一藘茹丸、龟鹿二仙膏、王孟英温养奇经方、吴鞠通通补奇经丸、天根月窟膏;④冲任不固证用固涩冲任法,方用《千金》小角牛鳃散、《通俗伤寒论》滋任益阴煎、寿胎丸、震灵丹、张锡纯之安冲汤、固冲汤;⑤冲气上逆证用重镇降逆法,方用仲景之奔豚汤、桂枝加桂汤、张锡纯加味麦门冬汤、安胃饮。督脉证治:①督脉气滞证用风药通督,方用刘河间神圣散、玉真散、恽铁樵安脑丸;②督脉虚寒证用温养督脉法,方用张景岳右归丸、《证治准绳》龟鹿二仙胶、何廉臣纳肾通督丸、叶天土香茸丸、参茸丸、《医碥》鹿茸丸。带脉证治:①带脉不和证用通调带脉法,方用《金匮》甘姜苓术汤、陈修园新加白术汤、《金匮》当归芍药散。②带脉失约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证用固托带脉法,方用傅青主两收汤、张锡纯寿胎丸。)黄兴理[6][6]在分析八脉循行及生理的基础上,认为八脉病证不外虚实两端,以叶氏医案为主,参及诸家经验,归纳出奇经证治八法,即“宣通法”用于奇经实证;“温阳法”用于奇经虚寒;“通补法”用于奇经虚证;“通摄法”用于冲任督带不固;“疏养法”用于冲任虚损兼有瘀阻;“升固法”用于奇阳下陷,八脉不固;“镇固法”奇脉空虚,厥阳上逆;“镇降法”用于冲气上逆诸证。刘荩文[7][7]在探讨古代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经验总结奇经理论的临床应用:脑脊髓病变属于督脉,冲任二脉为生殖之本,冲任督带在生殖繁衍中互为作用。调理冲任是治疗生殖功能减退的主要方法之一,带下、足痿、阴挺与带脉密切相关,单纯补中益气,健脾升陷治疗子宫脱垂是不够的,需在补中益气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