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二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第二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3.目的:追求更高利润,扩大销售市场。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原因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导致产品成本差异。劳动力充足、素质高且价格较低廉的国家和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包括工业联系、地方服务、生产组织和职工培训等的资金投入。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高,内部交易成本高,推动企业向国外转移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3)市场因素:国内市场饱和或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需要,促使企业转移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易错提醒]1.产业转移中转移的产业并非都是区域发展中淘汰的产业产业转移中转移的产业多种多样,因其实质是为了追求最优区位,因此转移的产业中既包括区域发展中淘汰的产业,也包括技术领先的产业。2.产业转移并非只表现为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同时,也存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三、产业转移的影响◎(2018·四川德阳三诊)20世纪70年代前,日本作为欧美等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海外生产基地,纺织服装业高速成长,之后开始将部分生产转向东南亚和中国等地,同时本土企业转型,形成全新生产方式。2000年后,日本纺织服装业逐步从单一制造产业成功转型为集制造业、流通业、广告业、化妆品及运动、休闲等于一体的生活关联产业体系。据此完成1~3题。1.20世纪70年代前,日本成为欧美等国纺织服装产业海外生产基地的主要条件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B.人口众多,市场广阔C.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外运D.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2.材料中的“全新生产方式”可能是()A.欧美品牌、本土生产、海外销售B.欧美品牌、本土设计、本土销售C.日本品牌、本土设计、海外生产D.日本品牌、本土生产、海外销售3.2000年以后,生活关联产业体系的形成会使日本纺织企业()①就业岗位减少②市场适应能力提高③专业化水平降低④获得规模效益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1.A2.C3.D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江苏省委发出“促进南北产业转移、推动共同发展”的号召后,位于苏北的宿迁先后派出800余批次、3000多人次赴苏、锡、常等地招商。苏南的红豆、波司登、梦兰、恒力等一批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快步向苏北“溢出”,苏北已经成为苏南大型纺织企业新的主战场。下图示意江苏省的范围及城市分布。(1)分析苏北能够吸引苏南纺织服装企业落户的原因。(2)简析纺织服装产业省内转移给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答案(1)土地与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与企业总部距离较近,其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市场需求量大;当地政府大力支持;铁路等陆路交通比较发达。(2)对迁出地的有利影响: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吸引高科技人才的集聚,提高创新能力;改善城市环境,减轻人口压力,营造宜居环境。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考点一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1.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如下图:(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如下图:从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与分布来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一般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表现为: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减,第三产业稳步增加。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拓展延伸]我国的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