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寨里初中德育目标体系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党中央对德育工作给予了加倍的关注和重视。国家相继颁布了《公民德育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五育并重,德育为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强德育工作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重心工作。然而,纵观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德育工作仍然是“要求高、内容空、方法死、测评虚”,缺乏规划性、系统性、操作性,急功近利者居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然存在。加之,国情和新时代青少年身心特点都有显著变化,独生子女、单亲家庭、进城务工家庭、“留守儿童”的现象较上个世纪显著增多,我校学生群体更是特殊。因此,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结合我校“民办、全封闭、寄宿制”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分阶段、分层次确定德育目标,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成为贴近学生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小、近、实”的实体,从而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一、总体目标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用“在校是好学生、在家是好孩子、在社会是好公民”的新三好学生标准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成为为人处事好、学习能力强、对社会有用的人。二、工作重点强化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文明习惯。三、德育的目标和内容1、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及自主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基本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形成诚实守信、积极进取、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具备一定道德判断、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2、德育内容.以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为主。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初步的社会主义教育;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继续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劳动教育、诚信教育、环保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开展青春期卫生常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法制教育、“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合作、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四、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大德育观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一是狠抓德育队伍网络建设纵向体系:常务副校长——政教处——团委、保卫科——班主任、科任教师、生活老师——学生会——班、团干部。横向体系:学校、家长、法制辅导员、上级团委、家长委员会等。首先,常务副校长为学校第一德育责任人、他通过德育职能部门政教处对全校德育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其次是建立一支以团队、班级(包括班主任)和其他学生团体为组织形式的德育工作队伍,具体落实各项德育工作。再次是创建心语室,建立重点学生跟踪档案,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四是建立一支德育辅导队伍,如聘请专家学者、英模人物等为校外辅导员,进行言传身教;成立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在德育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把德育工作延伸到家庭空间;动员学生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做思想政治工作,以亲情唤真情等等。这样,点面相连,就形成了德育队伍网络。二是狠抓德育工作网络建设。首先是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突出其德育功能。其次是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意识,充分挖掘学科的德育资源,实现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做到不失时机地点化,水到渠成地升华。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行之有效。再次是提高生活老师的教育意识和服务质量。第四是开辟校外德育基地,让学生走进德育的活教材,受到情的感染和理的深化。这样,经纬交织,就形成了德育工作网络。第4页共8页第3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8页经过全员、全程德育,使学校逐步形成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家庭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