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0页二等奖突破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瓶颈扎实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缙云县科技局周锦飞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形式和必走之路,是各类企业生产、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题和基础,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城市化和现代化。我市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实施开放型科技发展战略。必须突破制约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的“六大”瓶颈。一、制约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1、瓶颈之一:人才资源匮乏。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企业需有高尚之人才,更需有高上能力之人才。人才作为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已经成为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缺乏,无论是科技人才,甚至是熟练技术工,都相当紧缺。我市企业人才匮乏表现为“三少”:一是高工、工程师级人才少。二是大学毕业生少。外地大学毕业生不愿到丽水落户,本地大学毕业生又纷纷涌向北京、上海、深圳、宁波、第2页共50页第1页共5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0页杭州等大中城市。三是技师(有过硬本领的技术员)少。人才不愿“落户”丽水,究其原因:“宁肯杭州5000元/月,不要丽水10000元/月。缙云一家民企大老板说:“我厂以每月一万元(高出杭州人才市价1倍)去请一名人才,可人家宁愿在杭州拿5000元/月。”为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区域环境、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使然。我们请的人才是某一企业“专业人才”,人才与企业是“一一对应”关系。在杭州,他(人才)可兼职,就算一个企业5000元/月,兼职三家企业就是1.5万元/月,况且,杭州的工作生活环境,学习就业机会大大的优越于我们丽水。同时,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工业基础薄弱,区位条件不佳,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等客观上存在明显“差距”,是故“当地大学生”“胜利大逃亡”于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深圳等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就是人才差距、信息差距、技术差距和智力差距引起的。但归根到底是人才资源匮乏引起的。2、瓶颈之二:企业家群体素质的缺陷(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位)企业家阶层是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管理者,是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历来是推进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当前,我市的企业家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大多是从“白手起家”、“小打小闹”中冲杀出来,主要从供销员和技术工人转化而来。在生产经营上,他们均有一技或多技之长,但从文化结构看,绝大多数为初、高中文化程度。缙云县的缝纫机行业是我市最强势行业之一,小包缝机产量居全国首位,家用缝纫机产量占全国1/3。当前,在全县100多家缝纫机企业中。唯一只有“缙云世界缝纫机有限第3页共50页第2页共5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0页公司”的朱益民总经理是“浙大”机械专业毕业,有多年的实践经验的“班科”生。缙云带锯床产量占全国60%,环形灯管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可缙云带锯床、灯管行业的大大小小“老总”们几乎都是从“小打小闹”中冲杀出来的供销员(或“半路出嫁”的技术工人),他们当中有相当部分人缺乏创新意识,欠缺专业知识、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缺乏驾驭市场能力,缺乏科学管理和创新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大竞争时代。他们的经营理念、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有待更新和丰富,创新能力亟待提升。3、瓶颈之三:研发能力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市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大步向前发展。但由于发展工业起步晚、区位条件不佳等因素,我市的工业基础、技术研发能力仍相当薄弱。我市当前的“工业·研发”情况大致可概括为:“四少一低三弱(工业企业少,经济总量少,产业工人少,科研成果少,产业技术层级低,技术力量弱,企业创新能力弱,研发能力弱)”。截止2002年底,我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32.69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8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