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③第2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ⅡA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是P,最高化合价为+5价,①错误;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随原子序数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②正确;C的质子数为6,但中子数不一定为6,因C存在14C和13C等同位素,③错误;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为Mg,④正确。答案C2.如图所示表示一些元素原子半径规律性的变化示意图。由此图不能得出下列结论的是(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A.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B.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C.r(F-)<r(Cl-)<r(Br-)<r(I-),r(K+)>r(Na+)>r(Mg2+)>r(Al3+)D.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对应的原子半径越大解析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处于同一主族,质子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对于F-、Cl-、Br-、I-,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对于K+与Na+、Mg2+、Al3+来说,K+比它们多1个电子层,故半径大于Na+、Mg2+、Al3+,而对于Na+、Mg2+、Al3+来说,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核电荷数依次增加,故半径大小为r(K+)>r(Na+)>r(Mg2+)>r(Al3+)。答案D3.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丙<丁<戊B.金属性:甲>丙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向右依次减小,有丙>丁>戊,A选项错误;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至上而下依次增强,即丙>甲,B选项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减弱,即有丙>丁>戊,C选项正确;乙位于甲的右端,故乙的族序数大,最外层电子数多,D选项错误。答案C4.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性:Y>ZB.氢化物的沸点:X>WC.离子的还原性:X>W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解析根据题设条件推知W为Cl、X为F、Y为Al、Z为Na。选项A,Al、Na同周期,根据同周期元素递变规律,Na的金属性大于Al;选项B,HF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HCl;选项C,Cl-的还原性大于F-;选项D,F-的半径大于Na+、Al3+。答案B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元素代号ABDEGHIJ化合价-1-2+4、-4-1+5、-3+3+2+1原子半径/nm0.0710.0740.0770.0990.1100.1430.1600.186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单质能将E从HE的溶液中置换出来B.A、H、J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J>HC.G元素的单质不存在同素异形体D.I在DB2中燃烧生成两种化合物解析解答该类题目首先根据化合价确定主族序数,然后根据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确定具体元素,再结合选项作出判断。答案B甲乙丙丁戊6.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B.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D.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解析D为Al元素,符合B原子条件的为C、S,由于B的原子序数比D小,则B为碳元素,C只能为钠元素,由此确定A为H、E为Cl。A、B组成的化合物为烃,若烃中含C原子数多则常温下烃为液态或固态;NaOH+Al(OH)3===Na[Al(OH)4],B不正确;Na、Al的还原性强,其单质制备只能用电解法,Cl2的氧化性强,工业制备一般也用电解法;HCl含共价键,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