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八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型1.(2019·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行政村总人口2750人,其中70%外出就业生活。留村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中60岁以上占36%。近年来,该村农业的总产值与收入有下滑趋势,家庭年均收入约5万元,主要源自外出务工。材料二图1为某村等高线地形及立体农业示意图,图2为某村土地利用结构图。(1)该村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3)指出该村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4)依据当地资源利用状况,为振兴该村经济可积极拓展的产业有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类型多样;以园地和林地为主,耕地较少(2)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3)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单一;农业衰退。(4)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解析第(1)题,从土地利用结构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该村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园地和林地占比共59.6%,耕地占比29.9%。第(2)题,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等角度分析。第(3)题,读文字材料可知,该村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而且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出现衰退迹象。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该村发展立体农业,主要产业为农业。该村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周边城市经济发达,人口较多,故该村可以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随着网络的普及,还可以发展农村电商。2.(2019·安徽江南片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的美国东北部,在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工业急剧衰落、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增加而使闲置的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材料二大庆油田、长春一汽、鞍山钢铁……这些都曾是“共和国长子”东北的耀眼标签,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东北曾“风光无限”。但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东北计划经济色彩过重、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下,东北经济近年来陷入“失速”困境。2003年中央曾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此后十多年间,利好东北的政策不断出台,但东北经济依然是困难重重。东北“振而不兴”,中国如何擦亮“锈带”地区经济,成为当前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1)简析东北地区“振而不兴”,成为“锈带”地区的原因。(2)有人说,东北振兴必须要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3)结合所学知识,请为中国擦亮“锈带”地区经济献计献策,提出你的建议。答案(1)东北产业结构单一,高度依赖资源型产业和重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长期高强度粗放开发,资源储量逐渐减少;“政府+自然资源+国企”的发展模式失去了竞争优势;所有制结构单一,民营经济力量弱小;政府干预过多,政府职能和体制机制转变滞后;东北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迁,人口流失严重。(2)东北面临的人口问题:一是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流,二是生育率低,老龄化严重。东北经济增长乏力造成人口问题的出现,而人口问题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制约作用,二者是相互影响的。所以东北要振兴,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3)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融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重视出口型经济的发展;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金;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改善人们生活条件,减少人口外流。3.(2019·天津和平区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河套平原及周边地区图。材料二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曾经黄沙漫天,一片荒芜,而今经过近30年治理,沙漠里已出现5000多平方千米绿洲,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下面是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图和当地生态光伏农业“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羊”景观图。(1)分析河套平原灌渠纵横的原因。(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阴山山脉对河套平原成为“塞上米粮川”的作用。(3)说明生态光伏农业生产方式中光伏板的生态作用。(4)指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并分析该环节产生的效益。答案(1)河套平原位于半干旱、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