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建筑论文建筑类论文:建筑类五年制高职校引入拓展运动的研究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我校体育受学科中心主义和竞技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体育课程过分注重竞技运动的项目,忽视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教学内容,忽视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结果导致一些学生不喜欢传统体育课的内容,因此急需进行改革。本文拟对构建符合建筑类五年制高职校体育课程的拓展运动项目群作出初步探讨,其目的在于,把拓展训练引入我校,与现行体育课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复合型体育课。关键词:建筑类;拓展;复合型体育课本文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出符合建筑类五年制高职校体育课程的拓展运动项目,与现行体育课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复合型体育课。一、实验设计1.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的综合培养目标应成为改革体育教学模式的基石。建筑类五年制高职校中体育教学理念要适应学校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服务于学校培养的总体目标。体育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一型培养目标上(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而应该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如积极的个人行为、良好的行业素质、规范的团队行为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应该,也必将成为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2.试验设计内容将理论研究的具有参考意义的拓展运动项目和符合课改要求的高校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运用于实践,通过在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07、2008级选项课平行班实验,构建符合建筑类五年制高职校体育课程的拓展运动项目,并对所构建拓展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和评定,构建出符合建筑类五年制高职校体育课程的拓展运动项目,结合现行传统体育课项目(短跑、实心球、健康标准测试等),形成一种新型的复合型体育课,以供其他高职院校参考。3.试验程序第一阶段: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负责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收集,确定具有参考意义的拓展运动项目。课题研究总体思路确定,包括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及实施。第二阶段:选定考察对象,设计研究方案。业务培训并给组员具体分工。第三阶段:实施项目方案,做好阶段性总结,收集问卷,整理资料。第四阶段:分析实验结果,结合阶段性总结、问卷、考察情况,确立符合课改要求并符合建筑类五年制高职校体育课程的拓展运动项目,结合现行传统体育课项目(短跑、实心球、健康标准测试等),形成一种新型的复合型体育课。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页第五阶段: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课题组进行认真的讨论并征求专家的意见,提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07选项课平行班60名学生,其中男40名、女20名。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选择近两年发表的有关高校引入素质拓展,对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方法的文章加以研究与参考。(2)调查法参观学习常州工程学院拓展培训的先进经验,并发放问卷,问卷内容从认知态度、上课情况、喜欢的拓展运动项目等方面设计。(3)咨询访谈法在收集文献资料、操作实验及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通过面谈等方式咨询了体育社会学和学校体育学方面的专家。在确定课题的选题、制定与实施实验方案、数据处理等方面对本课题提供了指导性帮助。(4)逻辑分析法将理论研究的具有参考意义的拓展运动项目和符合课改要求的高校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运用于实践,并把实践情况及时汇总、讨论,确立出符合课改要求并符合五年制高职校体育课程的拓展运第4页共9页第3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9页动项目,与现行体育课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复合型体育课。三、结果与分析1.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运动的可行性从素质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的性质和当前我国的实际看,两者的结合是可行的。主要表现为: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具有相似性,在教学目的上,两者都是通过个体锻炼或活动的安排,体现学习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