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与方法李冬梅(北大附中、信息技术特级教师)如何讲好信息技术课?这是广大一线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许多教师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和研究,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强调激发学生兴趣,强调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强调评价环节等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然而,就我所了解的各省市信息技术教学情况来看,依然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一些老师抓了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课堂变精彩了,但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东西,上周学的内容,这周就忘了;一些老师想方设法与游戏、QQ、网络争夺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断网等手段好不容易把学生抢了过来,学生却对老师讲的内容不感兴趣,课堂上一个个无精打采像个“木头”。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从学生方面来看,课堂学习、课下巩固、阶段复习这几个环节没有做好;从教师角度来看,学生没有做好那三个环节的原因与教师有很大关系。教师只有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抓好课前教学设计、课堂的组织与引导、课后评价与反馈这三个关键环节,才能真正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学是有目的学习,为了便教学达到最优化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优化?这一讲我们就来讨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人是怎么学习的(2)教学与教学设计(3)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原则(4)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一、人是怎样学习的不同类型的内容,人学习的方式也是不同的。1.知识知识也分不同类型:识记概念如:键盘、鼠标、按钮等,苹果等水果名,英文单词。对于这些规定性的、具体的概念,人采取的是识记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即认识了,记住了。理解概念如信息,信息技术等概念,这些是抽象概念,对于抽象的概念,人必须理解了才能学会了,如何理解,那就要再现抽象的过程。2.技能动作技能如:鼠标操作,打字,图片的旋转等,开车,收发电子邮件,这些属于动作技能,是需要人们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智力技能如:信息的特性,判断信息的某个特征是需要经过大脑思维比较判断最后做出决定,这属于人的智力技能。也是需要通过反复训练培养的。3.过程与方法一些内容如什么是程序设计,什么是网页设计,这些内容靠理解、靠反复练习均不能掌握,需要人们亲身经历一段程序设计或网页设计,从中感悟的。一些方法也是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亲身实践,从中提炼出来。所以这些内容的学习相对前面所说要难一些。4.情感态度价值观还有一些内容,如喜欢上信息技术课,规范使用电子邮件,有条理地管理个人文件,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其中包含了一种态度,一种情感,或一种由价值观影响的态度,所以,这些内容的学习方式将又是不同。二、教学与教学设计其实,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都扮演着教学设计者的角色。作为一堂有计划的课,其目标在于对某一具体教学内容做有准备的分析,且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特征的了解来采纳这些分析。每个教师都要对所用的教学方法或多或少地作出一定的安排。一个有经验的、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师会把教什么和怎么教融入意义丰富的境脉!从理论上讲,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采用新课程理念和系统化方法,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1.教学设计的历史与发展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独立学科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教育技术是研究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教学设计主要研究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与评价。教学设计分为两大流派: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中心从60年代开始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大多数是以“教”为中心,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比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是它的主要研究依据。依据系统论设计整个框架,依据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等等。经过二十多年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有可操作性很强的教学设计模型。它强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