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五)功功率动能定理(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3·江苏高考T5)水平面上,一白球与一静止的灰球碰撞,两球质量相等.碰撞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13所示,据此可推断,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图13A.30%B.50%C.70%D.90%A[根据v=和Ek=mv2解决问题.量出碰撞前的小球间距与碰撞后的小球间距之比为12∶7,即碰撞后两球速度大小v′与碰撞前白球速度v的比值,=.所以损失的动能ΔEk=mv2-·2mv′2,≈30%,故选项A正确.]2.(2016·湖北六校3月联考)如图14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大小恒为F、方向始终与轨道相切的外力作用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由静止开始运动,轨道左端切线水平,当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立即撤去外力,此时小球的速率为v,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导学号:25702023】图14A.此过程外力做功为FRB.此过程外力做功为FRC.小球离开轨道的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FvD.小球离开轨道后运动到达的最高点距离圆弧轨道左端的高度为C[由于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沿圆弧的切线方向,所以力F做的功为W=F··2πR=FR,选项A、B错误;小球离开轨道时的速率为v,方向和外力F的方向相同,所以拉力的功率为Fv,选项C正确;设小球离开轨道后运动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1,小球离开轨道后运动到达的最高点距离圆弧轨道左端的高度为h,根据动能定理有W-mgh=mv>0,代入W的值可得h<,所以选项D错误.]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某一初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保持恒定的牵引功率,其加速度a和速度的倒数图象如图15所示.若已知汽车的质量,则根据图像所给的信息,不能求出的物理量是()图15A.汽车的功率B.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C.汽车所受到的阻力D.汽车运动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D[由F-Ff=ma,P=Fv可得:a=·-,对应图线可知,=k=40,可求出汽车的功率P,由a=0时,=0.05可得:vm=20m/s,再由vm=,可求出汽车受到的阻力Ff,但无法求出汽车运动到最大速度的时间,故应选D.]4.(2016·河北保定二模)如图16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顶端有一轻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向右滑行并冲上斜面.设小物块在斜面最低点A的速度为v,将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小物块位于C点,C点距地面高度为h,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不计小物块与弹簧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则小物块在C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图16A.mv2-mgh-B.mgh+mv2-mghtanθC.mv2-mghD.mgh-mv2+A[小物块从A到C克服摩擦力的功Wf=μmgcosθ·=,克服重力的功WG=mgh,设克服弹力做的功为W,由动能定理有-mgh--W=0-mv2,得出W=mv2-mgh-,所以小物块在C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v2-mgh-,故选项A正确.]5.(2016·衡水中学二模)如图17所示,有两条滑道平行建造,左侧相同而右侧有差异,一个滑道的右侧水平,另一个的右侧是斜坡.某滑雪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雪橇上不动,从h1高处的A点由静止开始沿倾角为θ的雪道下滑,最后停在与A点水平距离为s的水平雪道上.接着改用另一个滑道,还从与A点等高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结果能冲上另一个倾角为α的雪道上h2高处的E点停下.若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考虑雪橇在路径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则()图17A.动摩擦因数为tanθB.动摩擦因数为C.倾角α一定大于θD.倾角α可以大于θB[第一次停在BC上的某点,由动能定理得mgh1-μmgcosθ·-μmgs′=0mgh1-μmg(+s′)=0mgh1-μmgs=0μ=A错误,B正确.在AB段由静止下滑,说明μmgcosθ<mgsinθ,第二次滑上CE在E点停下,说明μmgcosα>mgsinα;若α>θ,则雪橇不能停在E点,所以C、D错误.]6.(2016·云南五校联考)将三个光滑的平板倾斜固定,三个平板顶端到底端的高度相等,三个平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分别为θ1、θ2、θ3,如图18所示.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由最高点A沿三个平板同时无初速度地释放,经一段时间到达平板的底端.则下列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