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专练(时间:25分钟满分:3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题,每题3分,共21分)1.(2019·常州一模)公元前483年,雅典城邦公民在陶片投票时,一个陌生的市民来到贵族阿里斯提德面前,要他帮自己在陶片上写上“阿里斯提德”。阿里斯提德照办后询问为什么要放逐这个人,他做错了什么。这个市民回答说,他没做错什么,自己甚至不认识这个人,他只是讨厌人们到处都称赞阿里斯提德“正义”。就这样,阿里斯提德被陶片法驱逐。材料说明陶片放逐法()A.体现了公民人人平等的理念B.沦为雅典政客打击政敌的工具C.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D.成为平民反对贵族统治的武器解析:选C雅典公民在对被放逐人完全不知,仅仅因为讨厌人们到处称颂被放逐人“正义”的情况下要求代写被放逐人的名字,这种方式无法保证参政者的素质,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C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不合史实;B项曲解了题干的主旨;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合。2.杰里·布罗顿在其《文艺复兴简史》中发现:19世纪的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与20世纪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形象大相径庭。前者喜欢颂扬文艺复兴的辉煌,后者则热衷于揭示文艺复兴的黑暗。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学术竞争导致观点分歧B.后人对前人的不断超越C.文艺复兴运动的两面性D.时代变迁影响研究结论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与20世纪学者对文艺复兴不同看法,A、B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文艺复兴具有两面性,但与材料“前者喜欢颂扬文艺复兴的辉煌,后者则热衷于揭示文艺复兴的黑暗”不符,故C项错误;19世纪与20世纪的时代特点不同,影响到学术领域,导致学者对文艺复兴的关注重点大相径庭,故D项正确。3.(2019·江苏原创模拟一)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要求,美国联邦政府3个部门的官员通过不同方式选出,他们代表社会的不同利益,且拥有不同的服务年限:众议员2年;参议员6年,每两年改选其中三分之一;总统4年;联邦法官则是终身制。这种复杂的选举体制()A.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反映各部门之间权限不明C.保证了联邦体制的稳定D.体现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解析:选D该复杂的选举体制是为了防止在任何一个周期内,权力部门相互勾结,故D项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主要通过联邦制的有关规定,故A项错误;选举本身不涉及各部门的权限,故B项错误;材料未直接涉及联邦制,而且没有任何单一因素能保证整个体制的稳定,故C项错误。4.(2019·南京学情调研)罗斯福新政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阻力。1935年5月27日,最高法院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总统和国会受到严厉警告。新政推行不到3年,各州法院裁定约1600条新法违反法律,禁止施行。这种现象反映出()A.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仍存在争议B.总统通过实施新政走向了集权统治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没有显著的效果D.与最高法院的博弈中总统处于劣势解析:选A紧扣“最高法院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总统和国会受到严厉警告”和“各州法院裁定约1600条新法违反法律”,这说明了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仍存在争议,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故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模式,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效果,故C项错误;美国总统与最高法院是分权与制衡关系,故D项错误。5.1927年苏联爆发粮食收购危机,政府收购的粮食总量只有491万吨,远低于国家需要的820万吨。斯大林认为造成此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农业的日益分散和零碎化”。这一判断()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B.开创了新型的工业发展模式C.推动农业集体化实施D.为保留新经济政策提供依据解析:选C斯大林认为1927年出现粮食收购危机是“农业的日益分散和零碎化”,所以在农业方面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故C项正确;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1936年确立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在1928年被废除,故D项错误。6.(2019·苏州中学)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齐普曼认为:“美国的权力虽然强大到能设定国际行动日程,但却无力有效地在全球执行这样的日程,其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