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2018江苏南通二模)下列近代世界经济史图示紧扣研究性学习主题。据此推断,该研究主题应是()A.资本输出的历程B.黑奴贸易的兴衰C.世界工厂的出现D.世界物产的传播答案D从地图中可以看出,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之间都有往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各地的物产在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之间流通,故D项正确。A项包含在D项之中,故A项排除;黑奴贸易主要发生在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故B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2.(2019江苏苏锡常镇5月)哥伦布航行到古巴附近时,明确向土著居民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然而在给西班牙国王的信中,他又说:“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基督教)统治之下……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关于哥伦布远航的背景和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外殖民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B.文化侵略的初衷多于经济掠夺C.宗教改革刺激人们远洋探险D.工业革命促进开辟海外市场答案A材料“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基督教)统治之下……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表明哥伦布远航的目的是经济侵略和传播宗教并行,A项正确,B项错误;题干中未提及宗教改革和工业革命,C、D两项错误。3.(2019江苏泰州1月)达·伽马的航海笔记写道:“(1498年)4月7日,我们到达蒙巴萨城(非洲东部城市)……我们忽然想到要和这里的基督徒见见面,并希望能在翌日和他们同去做弥撒。”这说明()A.航行的主要目的是传教B.西班牙国王支持其航海C.基督教此前已传入非洲D.船队的目的地是地中海答案C材料“我们忽然想到要和这里的基督徒见见面”表明基督教在达·伽马到达非洲之前已传入非洲,C项正确。“要和这里的基督徒见见面”并不能说明航行的主要目的是传教,A项错误;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4.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此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新航路开辟后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一战时期答案A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材料表明最早走上新航路开辟道路的葡萄牙与印度的贸易加强,故选A项。5.从17世纪90年代起,英国政府采取措施严格阻止印度印花布的输入,从而保护本国的纺织业,同时不断提高关税水平,打击潜在竞争对手法国。这()A.反映了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压迫B.客观上有利于英国资本原始积累C.表明英国棉纺织业技术水平低下D.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重重答案B从材料信息看,英国政府保护本国纺织业的措施,有利于本国纺织业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故选B项。材料信息未涉及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压迫,故A项错误;英国保护本国纺织业无法说明其棉纺织业技术水平低下,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重重,故D项错误。6.18世纪中期前后,英国立法严惩在外国居留逾六个月的技术工人;1785年,又制定法律禁止多种机器和工具出口。这些措施()A.利于英国保持工业技术优势B.阻碍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C.提高了新技术开发的积极性D.促进了工业技术的迅速传播答案A由材料信息可知,英国通过立法禁止技术、机器和工具外传,这些措施有助于英国保持工业技术优势,故选A项。这些措施并未阻碍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排除B项;限制技术外传与提高新技术开发的积极性并无关联,排除C项;这些措施不利于工业技术的迅速传播,排除D项。7.(2019江苏南京、盐城3月)阿萨·勃里格斯说“(英国)当时总共有42条运河计划修建,需耗资650万英镑。1792年,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运河狂热’年份,运河的大面额股票为当地商人、工厂主和土地所有者踊跃争购,人们的‘投机热情像瘟疫般传播’”。该狂热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价格革命出现,股票投资活动的狂热B.商业革命扩展,商业丰厚利润的刺激C.工业革命进行,科技创新的日益发展D.电气时代到来,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答案B材料“运河的大面额股票为当地商人、工厂主和土地所有者踊跃争购,人们的‘投机热情像瘟疫般传播’”表明该狂热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业丰厚利润的刺激,B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