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创新与领导行为能力——岭南大讲坛·企业论坛第五期主讲人:易江(著名经济学家、南华工商学院院长)时间:2008年3月21日地点:清远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6楼会议室一、思维创新的四个要求首先我们来看思维创新对我们有哪些要求?从思维创新来看,有四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思维创新要有追问精神。就是对我们每一个企业家来说,一定要有一个追问的精神,所谓追问的精神就是从四个方面走出来,我们思考往往可能陷入四个方面的局限。第一个是从先入为主的认定中走出来。我们有一些观点先入为主,认定了以后就以为是这样,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比如说公平的理解,我们在很多企业讨论我们要公平竞争、我们要实现社会公平,其实仔细想一想,很多人把公平看作是平等,把公平和平等相联系,平等是大家一样多,所以中国在长时间以来实际上是平等的思想根深蒂固。从中国的遗产分配,我们和日本、和美国相比,中国是明显的平等分配,有局限但是它是平等的。日本的遗产分配绝对是长子继承制,如果都是女儿只给大女儿继承,而大女儿必须招郎入赘,大女婿作为儿子来继承,所以日本的遗产不是平等分配的。而美国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我想给谁就给谁,美国的遗产分配,比如说一个影星,将财产一百万遗嘱写上给他的猫,不是平等也不是公平分配。而中国如果是三个女儿,是平等分配的。任何时候我们说到公平,我们理所当然就是平等,平等和公平有很大的差别,我们说公平竞争,所谓公平就是得其益所得,得到的应该得到,比如说在企业管理中,我们讲到公平管理,就应该说是张三今天加工零件20个,李四40个,如果管理者都给他们一百块钱,这毫无疑问是平等的,但是是不公平的,为什么?总有一个人没有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如果给张三200块钱、李四100块钱,李四就会说不公平、不平等,是不平等,但是是公平的,因为张三和李四得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在企业管理中的思维创新,首先要清理我们先入为主的认定。这是第一。第二,走出自上而下的解释。我们很多时候有一些东西从上面传下来,是自上而下的解释,我们就是一种解释,没有想如何真正的去理解。我们国家提出科教兴国,这是非常好的方向,就象主持人所说的是一种领导力的方向,但是科教兴国怎么实现呢?如果我们就是空喊这个口号,科教兴国永远就是一句空谈了,所以我们很多人思考要科教兴国,根据中国几千年的经验教训,必须要国兴科教,国家首先要拿出一批资金组织一些人力,对一些高科技的东西组织攻关,对教育进行支持,如果我们仅教科教兴国,最后谈了十多年可能没有效果。现在我们要认识到很多东西必须要重新对自上而下有一些号召,对我们的理解进行创新。第三,走出内心情感的束缚。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情感,但是往往我们的情感束缚我们的思维开阔和走向局限,比如说对小孩的教育,我做过一个很典型的实验,桌子上摆一个杯子,这个人走出去,把桌子摇动把杯子打到地上,三岁半的男孩子在旁边玩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呢?这时的孩子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我们找到美国、印度、中国的孩子各有十个,一个一个实验之后发现美国的孩子有六个,在杯子打下去之后马上就起来推桌子,他就奇怪桌子为什么动起来了。中国的孩子有七个,马上站出去跑出去找妈妈,说妈妈杯子不是我打烂的。而印度的孩子九个是双手和十。这个实验告诉我们非常重要的概念,三岁半的孩子就有这样的差别,绝对不是天生的,肯定是在我们的教育方面产生了一些差别。后来我问我们很多的母亲是怎么教育小孩的,他们说小孩出去玩不要出去啊,外面有鬼、有警察、有狼外婆,使孩子没有了追问意识,而是一种害怕,母亲的教育是一种以防万一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可能丢掉了99.999%的想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象空间。这种内心情感的束缚,也是明显影响我们的思维创新。第四,我们要从区域方位的局限中走出来。比如说我们长期在这个地方,屁股坐在这个地方,很可能就会受到一种局限,视野就不够宽,我们走出这个局限就需要思维创新。举一个例子,上海浦东的发展是思维创新的结果,上海浦东当时有很多经验,怎么去做,但是他们就想到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