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战略思维是现代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对理论学习不重视,对重大实际问题不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和研讨,是很难做好领导工作的,而且是很危险的”。这就是说,战略思维不但是每个领导者都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且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前提。领导干部战略思维的具体表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从方向、全局和长远去思考问题,既能准确地对问题内部的诸多复杂要素进行排序和分类,又能从中分辨出主要因素和总体性质,并能研判发展趋势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战略思维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它关系到领导干部是否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担负起时代责任,驾驭复杂环境、抓住机遇、取得比较优势,从而获得发展的主动权。一、把握全局,善于从战略高度认识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使中国共产党具有宽广的视野、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具备世界性的历史眼光,能够既从世界看中国,又从中国看世界,审时度势,驾驭全局,正确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善于从战略的高度思考和把握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近些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高瞻远瞩,纵横捭阖,带领全国人民先后经受住了来自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自然界的一系列风险考验,显示出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的高超领导能力。从基础理论的角度来说,战略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战略思维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战略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领导工作中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运用。战略思维的基本内涵,首先是战略整体观或全局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的要求。因此,对于战略思维来说,把握全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首要的是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视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解决问题分不开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也是邓小平同志运用战略思维进行谋划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战略问题,留下了许多体现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统揽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光辉著作,如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江泽民同志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重大关系》等。第3页共12页第2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2页这些著作为我们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从战略全局高度正确解决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基本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战略思维还是一种预见性思维,它要求思维主体树立历史、现实和未来相统一的观点,特别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大历史背景下,制定和实施中国的发展战略更离不开预见性战略思维。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战略思维能力是综合性素质,但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是增强全局观念,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大局意识,从根本上说就是战略意识、战略思维。增强全局观念,树立大局意识之所以对领导干部至关重要,首先是由领导干部工作的辩证性质决定的。任何一级的领导干部都要独挡一面,独立负责一定范围的工作。相对于更大范围的工作来说,处在一定领导岗位的领导干部的工作是局部,相对于更小范围的工作来说,这种工作又具有全局上的性质。因此,增强全局观念,对于领导干部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使自己的工作自觉地服从工作全局,为全局形势的改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又要善于驾驭自己工作的全局,调动和协调方方面面的力量,谋求地方和部门的大发展。不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