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3页改革开放30年的恩平统计发展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调查研究,既是实行科学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又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轨迹的重要见证,同时也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基础。经济越发展,越重视统计,已逐渐成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恩平市统计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统计工作的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统计的功能不断扩展,统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统计工作为恩平的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其应有的贡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次得到各级党政部门和上级统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一、全市国民经济加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间,恩平人民在中共恩平市(县)委、市(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几经曲折,大胆探索,勇于进取,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实现了重大跨越。㈠经济总量实现翻番增长2007年,恩平市生产总值达704299万元,比1978年增加691413万元,年均增加23047.1万元,年均增长14.80%;同年人均GDP为15308元,比1978年的355元增长43.12倍,年第2页共13页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3页均增长13.90%。从分产业来看,2007年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95867万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19.08倍,年均增长10.65%;第二产业增加值271111万元,增长70.62倍,年均增长15.90%;第三产业增加值337321万元,增长83.85倍,年均增长16.50%。二、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㈡财政收入迅速增长1978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仅1021万元,2007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908万元,比1978年增长25.38倍,年均增长11.90%。这意味着经济实力和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正在快速提升,也标志着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增强。㈢外贸、内贸蓬勃发展1986年起,我市外贸开始自营出口任务,2007年全市海关出口总额12519万美元,比1986年增长21.15倍,年平均增长16.48%。与此同时,国内贸易也繁荣兴旺,市场消费加速发展。2007年全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9亿元,比1978年增长63.98倍,年平均增长15.40%。㈣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收入增多2007年我市完成农业总产值(现价)175167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19.80倍。2007年农村人均纯收入3574元,比1978年增长54.98倍。此外,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提高,招商引资取得显著的成效,城乡面貌发生显著的变化第3页共13页第2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3页居民住房状况的改善,人们收入乃至大众消费的多元化,都充分显示了我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二、改革开放以来恩平统计工作的建设、改革、发展新成果㈠恩平统计发展简史1966~1970年期间,恩平和全国各地的统计工作一样,处于中断状态,统计机构被取消撤并,大量统计资料散失焚毁,统计报表制度基本上被撤消。1978~1980年,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缓慢恢复时期。随着1979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统计工作,充实统计机构的决定》,在1980年9月,恩平的统计机构恢复单独设立,统计业务从县计划委员会分出,重新成立恩平市统计局,设正副局长各1人,统计报表制度得以逐步恢复。以《恩平县统计年鉴——1981年》的编印发行和恩平县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成功实施为标志,恩平统计工作重新得到全面恢复和肯定。上个世纪80年代初,恩平县着力于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均设有专(兼)职统计人员,统计事业蓬勃发展,统计改革敢为人先,统计工作成绩突出1994年2月恩平撤县建市后,统计工作进入了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经过1999年及2001年政府机构改革之后,市统计局内设秘书股、综合法规股和工交农贸股等三个职能股室,核定编制12名。目前我局有干部职工12人,其中女同志5人,全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有研究生1第4页共13页第3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