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固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质量管理技术规范(试行)前言为了加强我省固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质量管理,充分发挥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监控作用,保证其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合法性,特制定本技术规范。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技术指标限值的要求、校准、检定、验收方法以及日常管理等全程序质量保证措施。本规范由湖北省环境监察总队提出。本规范由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起草。本规范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本规范为首次发布,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在湖北省境内用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固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安装、使用、校准和验收。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款,通过在技术规范中引用成为本规范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JJG535-2004氧化锆氧分析器检定规程JJG551-2003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检定规程JJG662-2005顺磁式氧分析器检定规程JJG801-2004化学发光法氮氧化物分析仪检定规程JJG821-2005总有机碳分析仪检定规程JJG950-2000水中油份浓度分析仪检定规程JJG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JJG975-2002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检定规程JJG518-1998皮托管检定规程JJG711-1990明渠堰槽流量计试行检定规程JJG1012-2006化学需氧量(COD)在线自动监测仪检定规程HJ/T15-1996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JB/T6240-1992二氧化硫分析器技术条件HJ/T48-1999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HBC6-2001化学需氧量(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HJ/T47-1999烟气采样器技术条件HJ/T104-2003总有机碳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75-2001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6-2001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212-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GB8170数值修约规则3安装技术要求3.1安装位置选择的基本原则3.1.1应安装在污染净化设施的下游,位于污染物完全混合均匀的位置。3.1.2安装位置易于接近,安全,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便于查看和校准。3.1.3安装位置的监测数据应能代表固定污染源的排放水平。其功能应符合:3.1.3.1固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3.1.3.2固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3.1.3.3环保治理设施运行状态监控。3.2排气固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安装技术要求3.2.1安装位置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没有水滴和水雾。3.2.2安装位置前直管段的长度必须大于安装位置后直管段的长度,且前直管段不小于4倍烟道直径,后直管段不小于2倍烟道直径;当后直管段不能满足2倍烟道直径时,离烟气排气口距离应不小于1/2烟道直径。3.2.3安装应优先选择垂直管段和烟道负压区域。3.2.4在安装位置下游0.5米左右处,应预留直径为0.1米大小的手工监测孔,供校准、验收使用;若烟道截面的宽度大于4米,则应设置多层采样平台。3.2.5测量点位应接近烟道断面的矩心区,离烟道壁的距离不小于烟道直径的30%,且所处位置的烟气流速应大于5m/s。3.3排水固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安装技术要求3.3.1污染源排水计量槽的安装3.3.1.1薄壁堰、宽顶堰安装位置的上游顺直段长度应大于水面宽度10倍;3.3.1.2三角形剖面堰、平坦V形堰、巴歇尔槽安装位置的上游顺直段长度应大于水面宽度5倍;3.3.1.3应垂直安装在顺直的、槽壁光滑的、和渠底水平的行近渠槽内;3.3.1.4堰顶高程应大于堰体下游渠槽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0.1米。3.3.2计量槽的选择计量槽的选择是依据被测污水流量的大小来确定最合适的计量槽,其选择的依据见表1。表1计量槽的类型与污水流量的关系表序号计量槽名称最佳流量测量范围(m3/s)1三角形缺口薄壁堰0.2×10-3~1.82矩形缺口薄壁堰1.4×10-3~493等宽薄壁堰0.8×10-3~774矩形宽顶堰8×10-3~655园缘宽顶堰8×10-3~8206三角形剖面堰3×10-3~13007平坦V形堰14×10-3~6308巴歇尔槽0.1×10-3~933.3.3流量检测器的安装要求流量检测器应用支架牢固安装在水位观测断面处,其中心线应与水位观测断面中心线重合。检测器的安装高程应使仪器的零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