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纳税评估子方案)第一篇:某某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纳税评估子方案)【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资料】b市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纳税评估子方案根据《b市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精神,围绕凸显专业化纳税评估的要求,结合b国税实际,特制定转变职能阶段纳税评估子方案。一、主要任务(一)实施分级分类评估按照纳税人规模和风险等级分层级进行实施差异化分类评估。对大企业实行基于风险管理的审计式评估,重视完善企业内控机制;对中小企业实行基于行业管理的评定式评估,重视行业模型建立和使用。市局负责评估范围。年入库税款。。万以上企业,总局、省局监控的重点税源,跨省、跨市的总分机构和母子公司(除省局正列举评估范围外)。(2010年全市重点税源企业50万元以上344户,100万元以上229户,200万元以上150户)县、区局负责评估范围。本辖区内除省市局正列举外的重点税源企业,中小税源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09年全市7984户中小税源企业,21800户个体工商户)。(二)明确评估职责分工市局征管科技科负责全市纳税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任1务派发、移交反馈等管理任务。各业务科室负责纳税评估工作的政策指导、业务监督、质量考核和集体审议等任务,同时承担省局对口部门直接下达的评估核查任务。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科负责对部分重点税源企业纳税评估具体实施工作。各县、区局征收管理科专司本辖区内企业纳税评估具体实施工作。第1页共17页(三)优化评估工作流程规范纳税评估标准。落实总局修订后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建立纳税评估标准化工作流程,统一规范纳税评估文书使用。依托省局税源分析监控平台,按照风险规划、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绩效评估的序列优化评估流程。通过纳税评估工作流实现评估任务自动推送、评估结果自动反馈、管理绩效自动考核。理顺内部分工流程。市局各业务部门按职能开展深度税收分析,提示风险企业名单。市局征管科技科负责将省局下发和市局各部门提供的评估任务按分工推送给稽查局或各级纳税评估部门。实施“以模找点”,由原来无差别的全面评估改为有针对性的专业评估,由无标准的经验操作转变为有规范的精细评估,由不连贯的单一应用转变为有互动的综合评估。开展团队评估,由原来的单兵作战,转变为以制定、实施行业税收管理指引为抓手,以建立行业税收工作小组为方法,深入开展行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提高行业风险管理水平。(四)创新评估工作方法引入竞争机制,实施纳税评估预案制和主、辅评估员制,对提出优秀预案的人员设为主评估员,带领评估小组开展评估验证。全程监控评估过程,建立纳税评估档案,按人员建立纳税评估任务日志和评估成绩排名表。加大评估质量监督,实施纳税评估集体复核制,由市局征管科技科、货物与劳务科、所得税科、进出口科、大企业和国税税务管理科等部门组成重大纳税评估案复审委员会,对涉税金额较大的评估案例进行复审,提供业务指导,确保评估质量。(五)整合评估人才资源。根据各类纳税人的不同管理要求和税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60人左右的全市专业化评估人才库,每批15人按季度轮流到市局开展重点企业评估。设立评估绩效质量评价小组对其进行业务辅导和任务考核,对于工作突出的人员及所在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建立纳税评估员能力评价体系,探索实施税收评估员等级制度,并给予相应的奖惩。第2页共17页明确评估管理岗位的业务技能、要达到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标准等。强化分类培训。按照“岗位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开展岗位分类培训,鼓励参加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资质考试,加强案例式情景培训,丰富人员实战经验。充实各级纳税评估部门,保持专业人员的岗位相对稳定。二、实施步骤(一)梳理制度,明确职责(3月1日--4月1日)按照市局专业化方案,制定《纳税评估组织实施方案》,明确市区两级评估部门组织实施、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奖惩办法。正列举市局重点税源评估范围。组织全市重点税源、企业集团信息摸底工作,了解其组织架构,绘制全市大企业全景信息图。制定基于风险内控的《大企业纳税评估办法》,推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