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12大未来水下建筑设计:迪拜海底酒店上榜【雅虎自然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不断上升的海平面侵袭海岸的同时,全球人口却继续呈增长之势,面对这种形势,一些专家认为我们将最终生活在现实版的“水世界”,除此之外没有其它选择。这种方式具体是指将酒店、家宅甚至整座城市建在开放海域。目前,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建筑师已经谋划这种可能性。他们打造的具有未来派色彩的设计包括灵感来自于《星球大战》的海洋研究设施以及豪华的海下酒店。相关组图推荐:迪拜26个奇迹建筑:摩天塔到旋转大厦1.迪拜Hydropolis水下酒店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Hydropolis是一家规模庞大的豪华酒店,由全部位于海下的220个客房、酒吧、饭馆、商店和剧场构成,面积超过伦敦的海德公园。给人的感觉是,Hydropolis水下酒店是科幻小说和科幻影片中才有的东西,但实际上,这家座落于迪拜的未来派酒店已在建造之中。Hydropolis位于阿拉伯湾沿岸地区,客人可搭乘位于隧道内的一辆列车从陆地前往这个海下酒店。2.豆荚式漂浮生态栖息地第3页共11页第2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1页读者不妨想象一下,生活在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住宅内将是怎样一番景象。豆荚式生态栖息地所需能量由风力涡轮机提供,生活在这里的人吃的是来自自家菜园的新鲜有机食物,喝的是来自附近一条河流的纯净水。除此之外,这个自给自足的家实际上还是一个漂浮的可以移动的小岛,帮助一家人在气候变化导致的最严重恶果中幸存下来。这个漂浮的建筑名为“水荚”,本身是一个由可循环材料建成的小型生态栖息地以及一个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的社区。2009年,一群负责建造的艺术家入住“水荚”并在纽约东河上漂流了4个月。3.取经于“星战”的海洋研究设施第4页共11页第3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1页海洋研究设施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岸线一带,但它们往往“相貌平平”。FacilityatSea的出现将改变这一切。这是一个灵感来自于《星球大战》、树木以及海上石油平台的令人吃惊的设计。每一个建筑的主要构件是一个类似树干的圆柱,海洋研究设施的很多重要组成部分均位于圆柱之内,例如能量储存设施、引擎室以及控制室。位于“研究球”之内的是实验室、教室和办公室,“栖息盘”则容纳生活区。FacilityatSea由詹森·梅拉德设计,可以采取海下和海上两种方式,身在其中的科学家可逗留6至12个月。4.生态友好型但不切实际的白令海峡大桥第5页共11页第4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1页横跨白令海峡的生态友好型大桥显然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想法,但却不太可能成为现实。如果最终梦想成真,这座大桥不但可以促进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往来,同时也能保护野生动物,它所呈现的视觉奇观与其它任何已经建造的建筑截然不同。白令海峡大桥由OffArchitecture建筑公司提议,是一个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并使用清洁能源的生态系统,可以与海洋生物和睦相处。除此之外,大桥内还建有一家公园以及一个乌托邦式“明日村落”。.“海神”海下度假胜地第6页共11页第5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共11页如果希望在水下40英尺(约合12米)睡上一晚并且驾驶自己的私家潜艇穿行于热带泻湖之中,“海神”海下度假胜地将是世界上能够让这两个梦想都成为现实的唯一选择。电梯负责将客人运至海床上的小“豆荚”,豆荚装有透明的丙烯酸树脂壁,让游人欣赏海下景色时视线不会受到干扰。对于那些腰缠万贯的游人来说,他们可以租住豪华“鹦鹉螺套房”,房内装饰和布置与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中描述的潜艇类似。“海神”海下度假胜地将于2010年初投入运营,每队游客每周费用高达3万英镑。6.漂浮的圣地亚哥飞机场第7页共11页第6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7页共11页对于一个空间狭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