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XXXX公司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2010.10.202目录一、造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电动单梁起重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配砂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二、中频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浇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化学分析工(化验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行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三、气焊(割)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落砂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清砂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机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3一、造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注意检查、确认砂箱结构是否牢固,砂箱搭手是否完整,有无裂纹、弯曲、松动现象。2、吊运砂箱(砂模、铸件)须链条扎牢四只吊攀,才能起吊。严禁对角吊运。3、堆放砂箱和其他物件时必须注意整齐。不准在小砂箱上放大砂箱或斜放,摆放时必须用大砖或角块垫平、稳妥。4、用压缩气体(二氧化碳或空气)时,注意气体压力;禁止用压缩气体清理皮肤或头发上的灰尘。5、翻箱前要检查有无掉砂或塌箱的危险,同时要注意脚下场地和周围人的安全。翻转前,砂箱上不准有浮动物件,链条、钢丝绳必须牢固,吊挂角度要适当,不得卡住砂箱。6、翻箱时,地面人员和行车工要密切配合。地面人员不准身体靠近砂箱翻转方向,特别要注意避免手被链条挤伤事故发生。7、在砂型或砂箱底部撬螺丝时,吊在行车上的砂箱须运到安全地方,才能进行这项工作。8、铸型(芯)刷涂料点火时注意人身安全。9、合箱时,地面人员与行车工要密切配合,千万不要把手放在底盖分型面上,以免被压伤。10、合箱后紧固螺栓时,用力要均匀,并且一定要紧固好,防止浇注时螺栓松动,铁水从分型中喷溅伤人。11、在地坑(低洼)造型时,下班前必须将周围拦起来,并挂明显标志,以示注意,防止发生意外人身事故(不含地面造型)。12、放浇口圈时应在浇口圈下端压紧火泥绳条,以防浇注时发生钢(铁)水射出。13、配箱对按火泥绳条,须将盖箱移开。不准在盖箱未移动时,就在底箱上工作,以免造成危险。14、烘烤砂型时,注意身体各部位不要被工业气体(丙烷)烫伤。15、在吊运物件时,不准超负荷起吊。在特殊情况下,须有车间主任、行车工、安全员等有关人员制订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后方可吊运。4电动单梁起重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操纵行车。2、启动行车前,应认真检查各运转机件,控制系统、安全装置、制动器,是否灵敏、准确、安全、可靠,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3、启动行车前,应查看行车四周(含地面和行车轨道附近)有无障碍物或者操作人员,以免危及人身安全。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车信号,都应立即停车。4、行车必须认真做到“十不吊”:(1)超过额定负荷,不吊。(2)指挥信号、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3)吊绳和附件捆缚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4)刹车和安全装置不失灵,不吊。(5)物件歪、斜挂,不吊。(6)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方有活动物,不吊。(7)氧气瓶、乙炔、丙烷、二氧化碳等工业气体钢瓶具有爆炸物,不吊。(8)带棱角、刀口的物品没有采取防护措施,不吊。(9)埋在地上或凝结在地下的物件,或带电设备,不吊。(10)金属溶液过满,不吊。5、不允许同时按住使起重机朝正、反两个方向转动的控制按钮。6、吊动工件时,操作人员与工件应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吊运前方应无人、无障碍。操作人员跟车行走时,应注意防止拌倒。7、不准倾斜起吊或拖拉重物。8、起重机不工作时,不允许悬挂重物,以免使设备零部件产生变形。9、起重机不工作时,吊钩应距离地面至少2米,以防止人员碰伤。5配砂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抽呋喃树脂和固化剂时必须戴好手套,穿好足以遮蔽全身的衣物。2、工作前检查混砂机,皮带机、斗式提升机、电气开关以及通风除尘设备,应符合安全规定。3、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