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为进一步动员全镇上下发现和整治生态环境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水平,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明查暗访督查年”活动的安排部署和《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县整改“1+6”行动方案》、《**县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真走实看找问题、上下联动抓整改、全民行动靓家园”为主题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一)全镇行动,全员下沉。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带领班子成员和全镇干部职工深入一线,广泛动员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紧盯河流沟渠、集镇村庄、工矿企业、学校医院、农田林网、农牧设施、车站广场、旅游景区、城乡道路、建筑工地、村内死角等重点区域,集中时间、人力和精力,拉网式排查整治各类生态环境问题。(二)发现问题,彻底整改。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汇总排查出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措施,逐项明确牵头村(单位)、责任人、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确保排查问题不留死角、整改问题全面到位。(三)现场督办,严禁作假。由党政主要领导带队,抽调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组成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开展全面复核检查,对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进行现场督办,督促问题村(单位)全面落实责任、全力推进整改。坚决杜绝工作作假和数字造假,确保情况反映、汇报材料、数据统计真实可靠。(四)落实不力,严肃追责。坚决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对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中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行动不积极的村和单位,依照党政纪对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追责,倒逼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和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二、工作任务第1页共4页坚持发现问题和整治问题双管齐下,通过“十一走行动”发现问题、“四治措施”落实整改,全覆盖、无死角发现和整治全镇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一)“十一走行动”发现问题全镇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精心设计“走”的路线,合理搭配工作力量,带领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开展“河流渠道走两岸、集镇村庄走外圈、工矿企业走周边、学校医院走四边、农田林网走地坎、农牧设施走四旁、车站(广场)市场走外环、城乡道路走路肩、旅游景区走沟沿、建筑工地走现场、村内卫生走死角”的“十一走行动”,彻底查清各行业、各领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推动问题整改奠定坚实基础。1.河流渠道走两岸。重点查找河流渠道内外倾倒生产生活垃圾、排放污水、堆放杂物、违规采石采砂及破坏河床渠系、污染水体等问题。2.集镇村庄走外圈。重点查找在集镇、村庄周边倾倒堆放生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直排废水、集镇污水,乱堆人畜粪便、秸秆柴草,焚烧垃圾,以及黑臭水体外流等问题。3.工矿企业走周边。重点查找在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围地带修建旱厕、倾倒生产生活垃圾、排放污水废水、堆放杂物和其它工业废弃物料等问题。4.学校医院走四边。重点查找学校周边影响教学工作的噪声、粉尘、空气污染、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问题,医疗卫生机构周边乱堆乱倒医疗废物、各类垃圾等污染问题。5.农田林网走地坎。重点查找田间地头农用废旧地膜、棚膜、塑料袋残留等“白色污染”情况,堆积焚烧秸秆、枯枝、荒草和腐烂变质尾菜等污染问题。6.农牧设施走边缘。重点查找大棚、养殖场、养殖小区周边随意堆放废弃农资、农药兽药包装、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随意丢弃病死畜禽以及生产污水、恶臭气体对环境产生污染等问题。7.车站(广场)市场走外环。重点查找乱抛垃圾杂物、乱倒污水泔水,乱挂晒、乱占道、乱堆放、乱张贴等问题。8.城乡道路走路肩。重点查找城乡主干道路、村组道路和第2页共4页铁路沿线随意抛洒物料、倾倒堆放生产生活垃圾和废弃标示标牌、广告牌匾损坏破烂等问题。9.旅游景区走沟沿。重点查找圆通寺、北极宫、227线沿线景点周边水体、水域、植被遭受污染、破坏,在景点周边和沟沿随意抛弃、倾倒、焚烧垃圾以及野炊、乱搭乱建等问题。10.建筑工地走现场。重点查看建筑工地、集镇集中供暖站落实洒水、围挡、遮盖、道路硬化等抑尘防尘措施情况,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