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厂地块项目投标标书泽恩机构2007年5月服装厂地块项目投标标书市场分析1服装厂地块项目投标标书一、徐州市场环境分析(一)徐州概况1、地理位置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东经116º22′~118º40′、北纬33º43′~34º58′之间,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土地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2、行政区划徐州市自1983年起实行市管县的行政新体制,现下辖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四县,邳州市、新沂市二市,以及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泉山区、九里区五区。至2005年1月,共有镇、办事处157个。2服装厂地块项目投标标书3、人均收入200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34.73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2837元、4932元,增长14.8%和11%;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100元和840元。(二)经济环境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亿元(预计,下同),比上年增长15%;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4%、17%和15.8%。财政总收入达到180.9亿元,增长24.5%;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1亿元,增长28.6%,高于省平71008037895498401118512837050001000015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1~2006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城市居民人均收入3服装厂地块项目投标标书均水平3.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2亿元,增长25.1%。7167919061096121214000500100015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1~2006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4服装厂地块项目投标标书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当年完成全社会工业投资401亿元,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00亿元,增长2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12,比上年提高26个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效明显,国有企业总资产比上年增长19.5%。农业结构优化提升,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81亿元,增长6.4%,居全省首位。全年粮食总产达35.8亿公斤,增长13.9%。11%11.40%12.50%14%14.30%15%0%3%6%9%12%15%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1~2006国民生产总值增加比例增加百分比5服装厂地块项目投标标书服务业态日益完善,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60亿元,增长16.2%。21个新开工建设的重点商贸流通项目完成投资65亿元,其中18个项目竣工。中心商圈集聚各类商业零售企业达1490家,日均销售量接近全市列统商业的70%,成为淮海经济区第一商务中心.金融、通信、会展、房地产等业态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二、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全年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7.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上年的43.1%,提高到44.2%,上升1.1个百分点,表明徐州市的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62万人次,增长16.1%;实现旅游总收入102.6亿元,增长26%;完成四个2A级景区、四个3A级景区和两个4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徐州市户部山历史文化保护与改造”获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汉文化景区获“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工程”称号。金融存贷稳步增加。200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到1193.7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22.89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82.83亿元和72.28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65.0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3.89亿元。【对本案的启示】6服装厂地块项目投标标书1、淮海经济中心城市及南北经济交通的重要枢纽的重要地位,为徐州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将使得徐州的住宅客户群体朝中高档化、国际化转型。2、徐州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快速发展,供需结构合理化发展,为案的开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3、外来投资的不断加大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无论是自用型还是投资型的目标客户群体范围都在不断的扩大。二、房地产发展(一)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