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加登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性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一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阶段。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节奏、和声。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节奏型。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知体、速度、曲式结构、力度。8.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非移动式的身体动作、移动式的身体动作、与物体一起做身体移。9.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意识到空间、意识到层次、意识到重量,意识到重与轻。10.3-4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b1。11.4-5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c2。12.5-6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d2。13.歌曲即兴的两种类型是即兴演唱、自发咏唱。14.幼儿的音乐创作形式是即兴。15.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身体动作的关键经验、唱歌的关键经验、演奏的关键经验。18.幼儿音乐感知有效性的两个制约条件是在行动中知觉、知觉的内容指向音乐形式样式。21.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的标准是连续性标准、顺序性标准、综合性标准。22.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评什么、谁来评、为什么评、怎么评。23.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24.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两种目的是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25.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两种铺垫方式是围绕目的进行铺垫、以综合为视角经行铺垫。26.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3~4岁、4~6岁。27.节奏与节拍分离的二种音乐材料类型是童谣与常规游戏、一字一音幷具活泼风格的歌曲。28.学习打击乐器音色所用的三类音乐材料是打击乐器演奏的音响材料、能够用打击乐器模拟生活中的声音、即兴创作打击乐作品。29.学习人声所用的四类音乐材料是分辨说、唱、悄悄话与喊叫的因音响材料、故事、歌曲、用于辨别的音响。30.风格经验的年龄目标有3~4岁、4~6岁。31.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是采用偶数拍子、节奏鲜明、重拍突出、结构整齐。32.进行曲的二种类型是比较优雅的进行曲、比较喧闹的进行曲。33.舒特-代森归纳的学前儿童音乐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是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6-7岁。34.学前儿童的音乐形式的关键经验包括:节奏、音色、力度、旋律、结构、速度、织体、风格。35.课程目标表述角度的转换,一方面体现着教育理论界对”教学”重心从”教”转向”学”的意志;另一方面也确实能促进这一重心在实践层面的转移.36.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讨论三个问题是组织要素、组织标准、组织形态。37..四类日常音色是生活环境中的音色、自然环境中的音色、动物叫声、机器声音。38.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稳定的节拍、疏密节奏型。39.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两类体系的名称是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以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40.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的四种方式是借用语言教学方式的铺垫、借用科学探究方式的铺垫、借用体育活动方式的铺垫、借用其它艺术形式进行铺垫。41.句子结构学习的三种音乐材料类型是模仿句、重复句、喊答句。42.风格经验的年龄目标有摇篮曲、舞曲、进行曲。43.我国幼儿园音乐作品的文化特性其实质是民族性、传统性、创作性与流行性的协调与把握。44.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标准是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表现性。45.教学法中幼儿歌唱教学的三个要点是按照准确音调歌唱;克服幼儿的不良音调;歌唱能力的发展步骤。46.儿进行歌词创编活动的歌曲特征是:每段歌词一般只含有一种形象,并且词句有较多重复的歌曲;喊答式、问答式的歌曲。47.进行即兴表演的两个条件是经验铺垫与明确的任务意识。48.身体动作类型是非移动动作、移动动作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49.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空间、层次、重量。50.学前儿童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