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社会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摘要。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目的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杜绝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因此,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利用税收的优惠政策来调节杠杆平衡,增强社会各界对环保节约的意识。关键词:节约型社会;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一、实施节约型社会的意义(一)节约型社会的定义。节约型社会是指社会资源在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管理机制、健全的结构调整机制、以及技术的进步,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高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以减少资源浪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二)实施节约型社会的社会意义。(1)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能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必将长期存在,节约能源资源,大力提高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缓解资源能源约束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2)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护环境的有力措施。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依赖于环境,需要自然环境提供有限的资源来促进人类的生产与发展,是实现人类基本人权的根本保障,脱离环境的劳动生产力是不存在的,可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而绿色财政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促进了环境权利的有效推动,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尽快加以扭转;而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有利条件,节约能源资源,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创新节约型环保产品,才能在环保节能方面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为国家、为人民创造更多的价值。第1页共4页二、节约型社会背景下实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重要性(一)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始终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实施标准始终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基本准则,社会的公共利益即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环境资源的持续发展利益,以保护自然资源、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来调节市场经济的平衡,建立市场经济职能的标尺。从技术角度来看,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的不断枯竭会给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存带来压力;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来看,为减少资源匮乏和资源浪费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可以更加明确政府的经济发展方向,体现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政策意图,这在促进资源的合理高效运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也是最为灵活、有效的调节市场的重要措施之一。(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是提高和完善环境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环境资源和生产力是相辅相成的,劳动者通过劳动来获取有限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一旦枯竭,生产力就失去意义,如何才能有效利用环境、提高生产力呢。只有加强节约资源意识,促进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才能保证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三、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利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来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促使企业加快转型,已提上了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新日程。通过绿色财政和税收对市场起到的杠杆调节作用,增加投资企业个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统一协调性,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政策的不健全性、政策实施标准不够具体、节能激励力度不足,致使绿色财政税收这一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体系仍有待完善。(一)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不够健全。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追赶业绩、加快地方快速发展,盲目采用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忽略了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在财政税收政策上,没有与节约资源进行有效结合,也没有在社会上形成节约资源生产形态与消费意识,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一定的差距,不利第2页共4页于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