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产业发展工作总结(1)XX市蓝莓产业发展状况调查XX市农业开发办公室—吴春荣2012年6月,我办就XX市蓝莓产业培植与发展现状、蓝莓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现状、蓝莓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发展状大蓝莓加工企业的对策及建议等问题做了调查分析。一、蓝莓产业培植与发展现状据测算,我区野生蓝莓储量占全世界的30%,占全国90%以上。全区10个林业局及XX县区均有分布,全区年均储量近2万吨,允许采收量12000吨;其中年储量2000吨以上有西林吉、图强、阿木尔、塔河及新林林业局;2009年实际采收量约为4200吨,2011年实际采收量达到6000吨,可开发利用空间较大。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地委、行署提出的“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大对蓝莓产业的开发和利用,大力扶持蓝莓加工企业,切实增加山区人民致富,蓝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一)蓝莓产业培植措施一是历届地委、行署树立“打造蓝莓之乡”的产业发展思想不动摇,每年均举办大兴安岭国际蓝莓节,向全世界宣传推介我区野生蓝莓文化及名优产品,2009年—2011年分别签约5.45亿元、6.62亿元10.1亿元;二是充分鼓励各行各业利用国家二期1天保工程、国家生态示范区、西部开发等项优惠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对蓝莓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三是政府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蓝莓企业资源整合,推进上市步伐;四是科学规划,加大对野生蓝莓资源的抚育和管护力度,杜绝无序开发,引导林业职工与蓝莓加工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五是创造蓝莓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有实力的大公司来我区投资蓝莓产业。(二)蓝莓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按照打造“蓝色食品”的发展思路,我区不断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紧紧抓住培植蓝莓产第1页共5页业不放松。2010年,野生浆果采集和加工实现产值2.87亿元,其中蓝莓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2011年全区野生浆果加工能力为12000吨以上,实际采集蓝莓鲜果6029吨、红豆7962吨,加工业实现产值3.45亿元。产品由传统的果干,低端果酒发展到高端饮品、冰酒、花青素提取、软胶囊、口服液等10大类140多种蓝莓产品,并打造出了超越、蓝百蓓、北极冰、林格贝及依莓等几大品牌;各林业局均已建立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基地,同时由农业开发项目扶持建立的十八站、新林及阿木尔林业局蓝莓种苗繁育基地也都进入了运营期,将带动全区种植基地2万亩。(三)蓝莓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现状我区现有蓝莓加工企业24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是超越野生2浆果公司、林格贝有机食品公司、百盛蓝莓科技开发公司、漠河北极冰酒庄及新林依莓饮品公司。1、超越野生浆果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XX县区工业园区内,注册资金3750万元,现有员工230人,股份制企业。产品主要分为八大类四十多个品种。现有野生浆果冷藏速冻加工厂、野生浆果深加工厂和野生浆果综合加工厂5个工厂,厂区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冷藏速冻加工厂拥有国内先进的单体速冻流水线;野生浆果深加工厂拥有果酒、饮料、果干、果酱、罐头口服液等多条生产流水线;综合加工厂拥有世界领先的瑞士进口浓缩生产线,有全国唯一蓝莓健字号口服液的生产线;另有冷库7座,冷藏能力达5900吨。公司的固定资产上亿元,是全国最大的野生蓝莓加工厂。2011年实现产值7945万元,利润620万元,上缴税金70万元。2012年1-6月,生产果酒89吨,饮料223吨,果干95吨,实现产值7060万元,利税301.4万元。2、林格贝有机食品集团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金3939万元,现有员工260人,股份制经营。厂区位于大兴安岭松岭区小扬气镇,是一家以寒带林下植物精深加工、出口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资产10175万元,占地近10万平方米,下设6个全资子公司,1个省级寒温第2页共5页带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公司产品主要有蓝莓花青素、菊粉、林下植物提取物3大系列56个品种,95%通过自己电子口岸出口美国、日本、3韩国、欧盟等国际市场,2011年出口创汇660余万美元,位列大兴安岭出口创汇第一名。企业先后被确定为“国家越橘花青素提取标准化示范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XX省植物提取物出口加工基地”、“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