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一课时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明确考点】大气圈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各层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课堂互动】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大气圈的组成1.低层大气的组成有干洁空气、少量的____和________。2.低层大气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大气成分体积(%)作用干洁空气N2_____________________O2____________________CO2____________________O3____________________水汽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杂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有何影响?2.大气成分的变化能带来哪些危害?3.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有何变化?为什么?4.为什么臭氧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典例剖析例读低层大气组成图,回答:(1)图中B表示;C表示,作用是。(2)在大气含量很少的成分中,20×20有地球生命保护伞之称的是,他主要是能强烈吸收。解析:图示为干洁空气组成图,干洁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其次是氧,二者占干洁空气的99%。由于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物起到保护作用。答案:(1)氮氧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物质(2)臭氧太阳紫外线变式训练1.城市上空多雾的原因是()A.空气中多水汽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C.空气中的固体杂质较多D.空气中臭氧含量高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正确的是()A.海平面上升B.臭氧大量减少C.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所致D.森林被砍伐自主学习知识点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大气分层的依据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____、____及____状况的差异,可将大气分为______、______和高层大气。2.对流层: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空气____运动显著;__、云、__、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因此该层与人类的关系________。20×203.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该层大气以____运动为主,气流____。4.高层大气:有若干____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短波________,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合作探究1.读教材图2-2-2“大气的垂直分层”,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分析大气一般分哪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2)图中的横坐标、纵坐标和曲线分别表示什么?(3)读图并结合教材内容,填写下表。分层特点与人类关系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4)有人说“越往高处,距离太阳越近”,为什么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递减?(5)臭氧层位于图中大气的哪一层?其为什么被誉为“地球的天然屏障”?目前人类对它有怎样的影响?(6)图中的飞机为什么在平流层中飞行?2.有人说“越往高处,距离太阳越近,为什么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递减?”20×20典例剖析例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1)~(3)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3)2003年10月,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A.气温在-50oC到20oC之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oCD.最高气温约为40oC解析: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高层大气的底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上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Ⅲ层为高层大气,在该层中有一电离层(海拔大约85千米处),其带电粒子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神舟”五号的轨道在高层大气层,依据图所示阅读出相关数据即可。答案:(1)B(2)D(3)C变式训练下图中图乙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3000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20×20将受阻,即出现了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图甲)回答:(1)若TS稳定在―8℃,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时。(2)一般逆温结束后2小时,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在图示的情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因素,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以后。【思维拓展】逆温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其危害如何?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