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局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计划今年以来,经贸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实施工业经济“1511”工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积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精心组织经济运行,保证了我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半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总数达到525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值、利税、利润分别实现402.3亿元、103.1亿元、44.9亿元、26.7亿元,分别增长18.9%、18.2%、11.2%、10.1%。一、上半年工业经济工作情况(一)以培植三大基地为重点,大力抓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一是培植机械制造业基地。承办了XX省机床行业振兴发展形势报告研讨会;组织12家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国(山东)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参展面积达1500平方米,参展产品100多台套,是参展面积最大、展品最多的展团;组织6家企业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签下8800万元订单;成功举办了20XX山东(北京)机械制造业发展推介会,邀请了日本、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部分国内知名机械制造企业的60余名客商参加,签订投资合作协议11项,合同利用市外资金17.6亿元;在国家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召开了市机床产业链发展规划座谈会,编制了《市机床产业链发展规划》;编制了《市机床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十一五”末至“十二五”)》。市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全面启动,分别与我市威达重工、鑫泰数控等六家骨干机床企业签定了10种重大新产品合作研发计划,其中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xk2830×120数控动柱动梁龙门镗铣床项目为“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指南”在列项目,该十个项目实现产业化后,预计可年产各档次机床280台(套),新增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1亿元。大力推进机械工业园项目建设,目前,已入园的9个项目中6个项目已投产,深圳高士达、威达重工等三个项目已签订入园协议,近期将动工建设。同时,积极组织机械制造企业赴台湾、浙江、江苏、大连、北京等地第1页共15页考察招商。市机电办荣获“XX省机械工业行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积极申报了国家级中小机床产业集群,正等待验收。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机械制造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3亿元,实现利税1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25.5%。二是培植煤化工基地。根据中央、省、市要求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委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对煤化工产业进行了总体规划,编制了《市化工产业规划》和《山东鲁南高科技化工基地总体规划》。以兖矿鲁化、兖矿国泰化工等大型煤化工企业为依托,高起点规划建设了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同时抓好西岗煤焦化基地、大坞精细化工基地、辰龙创业基地等煤化工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吸引更多的企业入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发挥企业的集聚效应。支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上甲醇清洁燃料项目,目前已投产并进行推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煤化工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6.1%。三是培植能源基地。依托煤、电、水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煤电热联产,引导电力产业向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在抓好煤炭稳产的同时,积极争取省外资源开采权,与XX省洽谈的大型露天煤矿开采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加快推进了总投资9890万美元的华闻联合循环热电和富源电厂2×2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机组项目的可研、立项,辰龙集团、新源热电等骨干企业的规模实力不断提高,成为鲁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能源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6.9亿元,实现利税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和23.8%。四是发展壮大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食品工业。引导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食品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盈泰集团、春藤食品改制重组工作基本完成。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食品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5.8亿元,实现利税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0.9%。五是培植以玻璃深加工为主的建材产业。继续加快推进金晶玻璃高新技术玻璃生产线、凤凰浮法玻璃、耀鸿玻璃磁控太阳能玻璃管生产、丰华玻璃超薄玻璃生产线等一批玻璃深加工项目的建设和前期准备工作,提高玻璃产品的附加值。大阳玻璃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