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论文摘要【摘要】采用预先危险分析(PHA)、事故树分析(FTA)及重大危险后果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油库生产作业过程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油库预防火灾爆炸危险性控制的措施。1绪论1.1前言目前,尽管我国安全工作己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伤亡人数仍居高不下,特别是重大火灾、爆炸和有毒物质泄漏事故死伤人数。由于我国现代工业生产的规模集中、设备庞大、单位时间的能量消耗大,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设备老化日益严重,超期服役、超负荷运行的设备大量存在,特别是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危险物质,这些物质一旦意外释放,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是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预防工业重大事故的具体体现。实践表明通过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可以掌握安全生产状况,明确安全整顿目标,提高设施、设备的本质安全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和生产的同步发展,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因此,对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性的危险物质一旦超量就会构成重大危险源。如果控制不当,容易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例如1984年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泄露事故,1993年深圳发生的危险品爆炸事故等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事故尽管起因和结果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即事故发生的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了大量的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危险物质。沉痛的教训告诫人们为了杜绝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尽量降低事故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以及由此带来的重大损失,必须对重大危险源实行有效的控制。石油类产品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物品,特别是轻质油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严重威胁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油库是专门从事接卸、储存、供应石油成品的单位,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存储基地,它所储存的石油产品是对国家和人民生活都非常重要的能源物资。因此,保证油库的安全十分重要。随着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为保证石油企业正常的生产需要,油气储罐的数量与日俱增,油气储罐的规模有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近十多年来,火灾爆炸事故屡有发生,油库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就可能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也将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只有对油库主要涉及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处理和贮存等工艺处理全过程加以严格有效的控制,加强各环节的管理,才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对油库进行危险源辨识并研究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中所研究的油库储存有大量的汽油、柴油、润滑油等成品油,库中储罐林立,又很集中,作为城镇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危险性不容忽视,储罐中油品泄漏、遇明火或雷电引发火灾爆炸是潜在的最大危险,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所以,在论文中我以该油库为研究对象,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找出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源,进行科学与客观的分析后提出安全管理对策。对油库危险危害因素充分的辨识和全面的掌握,是确保危险、危害辨识充分性和全面性的重要一环,进而有效的实施危险控制措施。对该油库进行危险源辨识,可为油库的日常安全检查提供客观依据,制定出的措施可为油库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有助于油库管理层及时发现隐患,找出不足,预防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对油库等同类行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英国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英国成立了重大危险源咨询委员会(ACMH),负责研究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技术和控制措施。为实施《塞韦索法令》英国、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欧共体成员国,都颁布了有关重大危险源控制规程。1993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建议书,该公约和建议书为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为促进亚太地区的国家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国际劳工组织(ILO)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