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0页深圳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发展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世界范围内立足国际竞争平台、谋求可持续创新和创造国民财富的综合能力。中日韩城市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和韩国三星集团经济研究所联合对中日韩24个城市进行研究。这24个城市分别为中国的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青岛和深圳,日本的扎幌市、仙台市、东京都、名古屋市、大阪府、广岛市、福冈和冲绳,韩国的汉城、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和济州。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负责总体技术方案和中国8个城市数据的搜集整理,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负责搜集整理日本8个城市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韩国三星集团经济研究所负责韩国8个城市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搜集整理,最后由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中心负责评价和分析的研究工作。一、中日韩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设计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InstituteofManagement&Development,以下简称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以下简称WEF)于1980年创立了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国家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与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从系统实力、运行的系统关系、发展的成长能力三个层次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和发展,包括八个要素,即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每个要素又包括若干个方面,每个方面由若干个具体指标组成。中日韩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的评价体系,依据我们多年来对于国际竞争力的前沿性研究,提出如下的设计原则:1、借鉴IMD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其设计思想和原则,选择八个竞争力要素: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设计的基础。2、各要素中的指标从三国现有城市统计指标中选择,追求反映各个竞争力方面的比较充分性。3、在竞争力指数综合评价上讲究对称性的指标设计和等权的综合方法。4、在一个具体的要素竞争力评价上,讲究立体性和动态性,即从总量、人均、增长率和占GDP比例的结构关系等角度选择指标进行评价。5、中日韩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结果,坚持从单个指标到各个竞争力要素指数和总竞争力指数多个层次的展示方式和互补性说明的系统观点,即讲究竞争力的系统性描述和系统性认识结构。鉴于目前中日韩三国的数据状况,结合上述几项设计原则,中日韩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了12个方面,即经济总量、经济水平、经济成长、投资、消费、产业实力、政第2页共40页第1页共4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0页府管理、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等,共选择了68个指标。表1中日韩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指标城市竞争力总指数要素竞争力指数竞争力指标(指标数)(68)经济总量竞争力国内生产总值(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2)经济水平竞争力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2)经济成长竞争力GDP实际增长率、GDP实际增长率(2)投资竞争力国内总投资、国内总投资的增长率、人均国内总投资、国内总投资占GDP的比例(4)消费竞争力个人最终消费、个人最终消费实际增长率、政府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实际增长率、人均个人最终消费、人均政府最终消费、个人最终消费占GDP比例、政府最终消费占GDP比例和消费品价格上涨率(9)产业实力竞争力农业产出、工业产出、服务业产出、人均农业产出、人均工业产出、人均服务业产出、工业产出增长率、服务业产出增长率(8)政府管理竞争力政府预算盈余/赤字、政府预算盈余/赤字占GDP比例、政府雇员占总就业比重、税收总收入、税收总收入占GDP比例、人均税收收入、公司所得税占GDP比例资本、财产税占GDP比例、间接税占GDP比例(9)金融竞争力贷款总额、存款总额、贷款占GDP比重、存款占GDP比重、人均贷款额、人均存款额(6)基础设施竞争力铁路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