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册:夏商周——隋唐的中国史朝代年代考点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会制造工具和用火。北京周口店: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形成早期原始社会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已会交换生活用品;用骨针缝制衣服;死了还要埋葬;血缘氏族社会。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最早种植水稻;住杆栏式房子,过定居生活;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最早种植粟;房子属于半地穴式;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雏形;已会纺线、织布、制衣。炎黄距今约四五千年涿鹿之战;“人文初祖”黄帝尧舜禹距今约三四千年禅让制;大禹治水夏约前2070-1600年·夏启继承王位,“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有了比较完善的国家机构,如刑法、监狱、政府机构、军队等,压迫平民和奴隶;·文化:夏历的产生。2商约前1675-1029年·盘庚迁殷;·青铜文明,以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为代表;·“三星堆”文化;·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兴盛(夏商周都有发展);·文字:“甲骨文”的产生;“金文”(铭文)·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十二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周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以后,实施分封制,大肆分封诸侯。3重要考点1:诸子百家(1)春秋时期①儒家:创始者孔子(《论语》)·思想:德行:提倡“仁”的学说,“仁”即一切美德;政治: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教育:创办私学,发展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②道家:老子(《道德经》,又称《老子》)·思想:认为对立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战国时期①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爱所有人,无差别的爱;“非攻”,反对一切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②儒家:孟子和荀子·孟子(《孟子》)思想:“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适当合理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不要过分捕捞鱼鳖和砍伐树木。·荀子(《荀子》)思想:“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按自然规律办事4③道家:庄子(著作《庄子》)思想:治理国家要“无为而治”,批评孔子想要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就像陆地行船,劳而无功。④法家:韩非子(《韩非子》)思想: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⑤兵家:孙武和孙膑著作:《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重要考点2: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在秦国开始变法,法令规定:(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知识点·文字:西周晚期出现大篆。·医学:扁鹊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政治: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先后出现霸主齐桓公(尊王攘夷,第一个春秋霸主)、晋文公、楚庄王,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战国时期,变法、富国、强兵成了各国的主旋律。5·历法:测定出24节气·文化:屈原和《离骚》·音乐:湖北随州编钟·经济: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今天四川修建都江堰,四川因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军事:经典战役有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经济:春秋末年,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新开垦的土地变成了私产并出租,新兴的地主阶级确立了封建统治,代替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上身为主要矛盾,我国的封建社会形成了。秦重要考点3:秦始皇的大一统·政治:创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向皇帝负责;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官吏由中央派遣。·文化:将小篆作为全...